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出自楠悦读
其一
梅兄隨遇處,在水涯山巔。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愛憐。
儼如敬而遠,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門戶邊。
仍多向貧家,不爲華屋牽。
香不祈人聞,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潔,秋毫絕縈纏。
彼有不知者,乃謂花莫先。
折之貯玉瓶,已是傷其天。
更大開苑囿,和根以之遷。
反指榮得地,帶露淚自漣。
浸違山林意,豈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願,其餘安足言。
但願復反本,同盟松竹堅。
西湖之孤山,猶嫌朝市喧。
上對玉輝山,下臨珠媚淵。
外此唯雪月,往來許周旋。
三友共一笑,歲寒同百年。
雖與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其二
巡歷郡邑間,人若未厭棄。
夾道爭向觀,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聽餘,咸謂物吐氣。
老姦與宿贓,神奪而心悸。
預知犯難逃,已多速奔避。
先嘗受其賕,今皆償之既。
非懾使者來,安得自知畏。
予默揆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氣不美,先儒說有味。
彝倫若盡去,太半爲鬼魅。
禽獸爭食人,殆盈野盈市。
跡其所作爲,殆惡過異類。
不潔食不飽,甚焉官與吏。
慘酷以濟之,甚若豺虎噬。
豈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
刑法用當窮,根本惕若厲。
豈謂猶有民,能喜使者至。
或鞠躬焚香,或遠送旗幟。
望來漳民情,願留泉民意。
此猶碩果然,不食生可覬。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離。
何啻千百輩,施行纔一二。
自嘆水一杯,孰救炎火熾。
傷心復傷心,竟夕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