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台·王沂孫

出自楠悦读
高陽台
作者:王沂孫
朝代:

霜楮刳皮,冰花擘繭,滿腔絮濕湘簾。
抱瓮工夫,何須待吐吳蠶。
水香玉色難裁翦,更繡針、茸線休拈。
伴梅花,暗卷春風,斗帳孤眠。
篝熏鵲錦熊氈。
任粉融脂涴,猶怯痴寒。
我睡方濃,笑他欠此清緣。
揉來細軟烘烘暖,盡何妨、挾纊裝錦。
酒魂醒,半榻梨雲,起坐詩禪。

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
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
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
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呤邊。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閒眠。
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
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
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駝褐輕裝,狨韉小隊,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飛花亂拂蛾眉。
琵琶已是淒涼調,更賦情、不比當時。
想如今,人在龍庭,初勸金卮。
一枝芳信應難寄,向山邊水際,獨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歸遲。
歸來依舊秦淮碧,問此愁、還有誰知。
對東風,空似垂楊,零亂千絲。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誰家。
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
但悽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
怎得銀箋,殷勤與說年華。
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