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写出好故事-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本书作者[美]丽萨·克龙(Lisa Cron)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出版业工作过十年,之后转入电视行业。从事过诸多工作,一直担任“法庭频道”和“作秀时间”栏目主管制片人,纽约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

丽萨在《行家解惑:电影剧本创作》(孤鹰出版社,2004)一书中起着重要作用。她的作品曾发表在故事新秀网及《哈芬顿邮报》上,并在纽约市的第七十八街剧场展演。在洛杉矶的三S、我爱猜字、疯狂猜字及化在你嘴里(她合拍的月度个人作品系列)等节目中也多次出现。多年来,她从未间断过一对一地帮助作者、制片人和代理人开发新的书籍和影片。此外,丽萨还担任过安吉拉•里纳尔迪文学代理公司的代理人。

大脑在其接触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寻求什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故事的成功?又是什么吸引得读者欲罢不能?设想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知道!《你能写出好故事》向我们披露了这些认知奥秘——对任何曾执笔写作的人而言,它就是扭转乾坤的法宝。

“写得好”不等于“故事讲得好”。一个成功的作者必须做到的是:激发大脑渴望得知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的天性。相比一味追求美妙的修辞、逼真的对白、有趣的人物,挖掘出故事的进化意义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触发他们内心的快感和对故事的关注才是最重要的。

《你能写出好故事》以脑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以及来源于小说、剧本和短篇故事的诸多实例为支撑,以大脑的体验为切入点,用革命性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剖析。锁定大脑的认知特性,告诉读者如何写出最吸引人的故事。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前面我们说,一个成功的作者必须做到的是:激发大脑渴望得知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的天性。相比一味追求美妙的修辞、逼真的对白、有趣的人物,挖掘出故事的进化意义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触发他们内心的快感和对故事的关注才是最重要的。

创造目标

那么什么是故事?怎样才算是一个好故事?我们在《写作脑科学》这本书中提到过:“故事=故事情节+故事主人公+故事的问题+故事本身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说,某件发生的事情如何影响了某个人,这个人正在努力完成一个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最后他又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故事讲的是我们自己如何变化,而不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化。故事让我们体验应对处理“故事情节”的感受时,才真正吸引我们。

比如,《泰囧》这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徐峥跟他老婆闹离婚,跟老婆说:“我们先把这件事情放一放,以后再谈。我现在有一个合同要签,这个时候他是焦虑的。“ 我们可以看出,他忙着工作,忙着挣钱,这样反应出了我们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也是这部剧刚开始引导出的错误理念。那么在这个错误理念之下,到最后自己放弃签约这一个过程,就是在变化。后来他帮助王宝强去完成最后的心愿,回归到家庭。最后跟他的老婆说道歉,然后解决了婚姻的危机。他从一个不重视家庭的人,只重视赚钱的人,变成了一个放弃了赚钱,去维护家庭的人,这就叫作变化。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故事必须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此,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希望: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情。也就是说,读者寻求的是一个继续关注的理由。因此,故事要抓住读者的心,不仅要有事情发生,而且还要有我们可以期待的结果。

创造原则

我们知道,人们最早之所以能够打败那些洪水猛兽,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长,原因就是我们能够通过编故事的方法来让大家相信同一件事情。而这也是故事带给我们的价值,人们用故事的方法向我们不断地传承价值观和方法,人们在故事中学习,从而学习一些道理。故事是经验的代言人,故事是人类经验的代言人,所以故事都是真实的。

所以,你就要给人们一个故事的时候,你要首先想到他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你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主题是什么。有一个专业的好莱坞术语叫道德前提,故事的道德前提,任何一个故事一定会有一个道德前提。比如说《泰囧》的道德前提,就是家庭比事业更重要,或者一个要做事业的人首先得顾及家庭,这是它的道德前提。

而且故事的本质是由情节体现人物的内在思想变化的。什么是情节?情节就是发生的事儿,通过这些发生的事来不断地推动故事变化,主人公会通过做某些事情,然后不断发生变化或者痛苦,从而顿悟的过程。在他的错误的方向上,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之后,他才有可能会接受到恩宠时刻,发生改变,这就是情节的设置。

如何进行创作

创作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书中提到了一些技巧,我们来看一下。

铺垫

讲一个故事,刚开始就要能够吸引别人,要让读者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

比如,《八恶人》这部电影。刚开始的场景是有一个人站在冰天雪地里面,在路边打车,打到的是一辆马车。上面有两个人,一个警察拉着一个女犯人。而且不管是警察还是捕快都有点神经。而那个拦车的人是一副很酷的样子,他是法律执法工作者。从这一刻开始,你就在想说用重锁锁起来的女罪犯和这两个神经兮兮的法律人员,他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每个人从第一句话开始迸发,个性就十足,这时候人们就被带入了这个情节里边去了。

这就是铺垫,在我们写故事的时候,第一页就要体现出有一件事情正在发生,而且要时刻牢记突出要点,主人公的内在问题、主题和情节展示,要让读者好奇他究竟要做什么。然后主人公越早出现越好。

事件发生

什么是事件发生?比如,他们在那吃完早餐以后,发现车被开出去了,这时候坏蛋给他们打电话报警,说车上有炸弹,只要时速低于60公里它就会爆炸,时速必须得保持在60公里以上在市区里边开车,这个炸弹才能够不爆炸。这两个人就开始赶紧追,告诉司机说,绝对不能低于60迈,这就是事件发生。

这时候你要问自己这个事件是不是一个紧要关头,这个事件有没有悬而未决,这个事件里边的矛盾在哪儿。所以,这个事件越是紧张,越是压力大,这个故事就越好看。故事中事件的发生要试图让事情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就是要暗藏玄机,然后要学会突出焦点。

以情感为基础

认知科学家斯蒂芬·平克说:“情感是大脑设定最高层次目标的机制。”所以,我们要在每个情节发生时,让读者知道主人公内心深处对所发生的事有什么反应。也就是说,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主人公有什么样的情绪波动。那么怎么引导读者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呢?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加入肢体语言。如果主人公的反应让读者感觉亲切,有个性,我们读者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就具有了他的知觉,能感受到他的感受,而且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都会沉浸在他的内心世界中。

比如,《红楼梦》你会经常站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角色来思考问题。而认为薛宝钗是一个第三者,虽然也有薛宝钗的心理描述,但是薛宝钗的心理描述就会少很多,但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角度要多很多。所以你总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候代入感就产生了。 而怎么样去展示这些人不同的情感情绪呢?有个原则叫展示而非讲述,很多业余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特别喜欢写,说他此刻内心特别的彷徨,他认为人生已经失去了方向。而高级的作者只会写动作,格里高利派克原来拍一个电影的时候,别人影评说,你演得真好,表演出了进了人物的内心,复杂的情绪全部都表达出来了。

在描写别人的肢体语言的时候,不要总是描写大家想得到的东西。比如他很难过,这时候你会写他嚎啕大哭,我们可以这么写:“这个人没有流出眼泪,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我觉得只有真正深入过细节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东西。”

每一个故事都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外在的目标,一个是内在的目标。什么是外在的目标呢?比如说徐峥去泰国,外在的目标是什么呢?是要解决油霸的问题,这是外在的目标。那么,内在的目标是什么呢?内在的目标是他很焦虑,他不知道怎么安抚自己的焦虑,他以为找到了油霸,他以为能够把这个事解决掉就能够让自己不焦虑,这就是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

那么一个故事开始的时候,一定展现的都是外在目标,随着外在目标的发生,观众慢慢看出有内在目标出现,观众比他知道有内在目标在发生。走到最后恩宠时刻的那一刻,其实内在目标已经基本解决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事该怎么办。当他明白之后,内在目标解决了,他再反过身来去解决外在目标,这就是所有的好莱坞结构的故事。

所以要给自己的故事设置外在和内在的目标,要在故事当中始终保持悬念。悬念很重要,就是人们都是因为不知道这事会怎么解决,而去看他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让故事好看呢?

作者的建议是对你的人物要狠一点:

第一,不要让故事里的人物未经逼迫就承认一件事。

第二,一定要让你的主人公拥有秘密,但是不要向读者保守这些秘密,就是主人公有秘密 他不敢说,读者知道。

第三,一定要保证主人公的所有补救行为只会让形势更加恶化,一直到最后荡入谷底的过程,一定要保证所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全部出错,只要你说这事有可能会有问题,那就一定会有问题,这就是好故事的特点。

第四,一定要暴露出人物的缺点、恶念和不安。

修改

那么在学会了什么是故事以及怎么写这个故事之后,最后当你写出来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改,就是要多给别人讲,多给别人看,听别人提意见、修改、多修改几遍,把文字弄得简练一点,不需要那么长,把这里边没必要的情节、不好玩的情节、矛盾的情节删掉,发表。

任何的创作都不可能一气呵成。因此,作者说没有一气呵成的创作,只有一改再改。每个喜欢写作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写第一遍初稿的时候,感觉写的很好,但是再翻回去读的时候,觉得自己写的什么呀,简直是垃圾。当然,有的创作者可以一气呵成,但是作者认为,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就连很多优秀的作家都需要改很多遍才能出版,卖出去。

比如《迷途青春》的作者卡洛琳·里维特,她在把第九版小说稿交给代理人之前就改了多次,之后又根据代理人的建议修改了四次。那本书很快就卖出去了。其后,她又根据编辑的要求四易其稿。

所以,无论是第几稿,都要放轻松,也不要每次改稿都想着达到理想状态,而是告诉自己让你的故事一次比一次更好,那就够了。

你能写出好故事 导图
你能写出好故事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