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寫出好故事-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本書作者[美]麗薩·克龍(Lisa Cron)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出版業工作過十年,之後轉入電視行業。從事過諸多工作,一直擔任「法庭頻道」和「作秀時間」欄目主管制片人,紐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洛杉磯威秀電影公司等的故事顧問。

麗薩在《行家解惑:電影劇本創作》(孤鷹出版社,2004)一書中起着重要作用。她的作品曾發表在故事新秀網及《哈芬頓郵報》上,並在紐約市的第七十八街劇場展演。在洛杉磯的三S、我愛猜字、瘋狂猜字及化在你嘴裡(她合拍的月度個人作品系列)等節目中也多次出現。多年來,她從未間斷過一對一地幫助作者、製片人和代理人開發新的書籍和影片。此外,麗薩還擔任過安吉拉•里納爾迪文學代理公司的代理人。

大腦在其接觸到的每一個故事中尋求什麼?是什麼造就了一個好故事的成功?又是什麼吸引得讀者欲罷不能?設想一下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知道!《你能寫出好故事》向我們披露了這些認知奧秘——對任何曾執筆寫作的人而言,它就是扭轉乾坤的法寶。

「寫得好」不等於「故事講得好」。一個成功的作者必須做到的是:激發大腦渴望得知接下去會發生什麼的天性。相比一味追求美妙的修辭、逼真的對白、有趣的人物,挖掘出故事的進化意義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觸發他們內心的快感和對故事的關注才是最重要的。

《你能寫出好故事》以腦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突破以及來源於小說、劇本和短篇故事的諸多實例為支撐,以大腦的體驗為切入點,用革命性的視角對故事進行剖析。鎖定大腦的認知特性,告訴讀者如何寫出最吸引人的故事。

我們需要了解什麼

前面我們說,一個成功的作者必須做到的是:激發大腦渴望得知接下去會發生什麼的天性。相比一味追求美妙的修辭、逼真的對白、有趣的人物,挖掘出故事的進化意義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觸發他們內心的快感和對故事的關注才是最重要的。

創造目標

那麼什麼是故事?怎樣才算是一個好故事?我們在《寫作腦科學》這本書中提到過:「故事=故事情節+故事主人公+故事的問題+故事本身的實際內容。」也就是說,某件發生的事情如何影響了某個人,這個人正在努力完成一個實際難以實現的目標,而最後他又如何改變了他的人生。故事講的是我們自己如何變化,而不是我們周圍的世界如何變化。故事讓我們體驗應對處理「故事情節」的感受時,才真正吸引我們。

比如,《泰囧》這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徐崢跟他老婆鬧離婚,跟老婆說:「我們先把這件事情放一放,以後再談。我現在有一個合同要簽,這個時候他是焦慮的。「 我們可以看出,他忙着工作,忙着掙錢,這樣反應出了我們當代社會的普遍現象,這也是這部劇剛開始引導出的錯誤理念。那麼在這個錯誤理念之下,到最後自己放棄簽約這一個過程,就是在變化。後來他幫助王寶強去完成最後的心愿,回歸到家庭。最後跟他的老婆說道歉,然後解決了婚姻的危機。他從一個不重視家庭的人,只重視賺錢的人,變成了一個放棄了賺錢,去維護家庭的人,這就叫作變化。

故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故事必須能夠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因此,當我們拿起一本書的時候,我們下意識的希望:這本書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非同尋常的事情。也就是說,讀者尋求的是一個繼續關注的理由。因此,故事要抓住讀者的心,不僅要有事情發生,而且還要有我們可以期待的結果。

創造原則

我們知道,人們最早之所以能夠打敗那些洪水猛獸,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長,原因就是我們能夠通過編故事的方法來讓大家相信同一件事情。而這也是故事帶給我們的價值,人們用故事的方法向我們不斷地傳承價值觀和方法,人們在故事中學習,從而學習一些道理。故事是經驗的代言人,故事是人類經驗的代言人,所以故事都是真實的。

所以,你就要給人們一個故事的時候,你要首先想到他的變化到底是什麼,你通過這個故事,要告訴人們的主題是什麼。有一個專業的好萊塢術語叫道德前提,故事的道德前提,任何一個故事一定會有一個道德前提。比如說《泰囧》的道德前提,就是家庭比事業更重要,或者一個要做事業的人首先得顧及家庭,這是它的道德前提。

而且故事的本質是由情節體現人物的內在思想變化的。什麼是情節?情節就是發生的事兒,通過這些發生的事來不斷地推動故事變化,主人公會通過做某些事情,然後不斷發生變化或者痛苦,從而頓悟的過程。在他的錯誤的方向上,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之後,他才有可能會接受到恩寵時刻,發生改變,這就是情節的設置。

如何進行創作

創作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書中提到了一些技巧,我們來看一下。

鋪墊

講一個故事,剛開始就要能夠吸引別人,要讓讀者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

比如,《八惡人》這部電影。剛開始的場景是有一個人站在冰天雪地裡面,在路邊打車,打到的是一輛馬車。上面有兩個人,一個警察拉着一個女犯人。而且不管是警察還是捕快都有點神經。而那個攔車的人是一副很酷的樣子,他是法律執法工作者。從這一刻開始,你就在想說用重鎖鎖起來的女罪犯和這兩個神經兮兮的法律人員,他們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故事?每個人從第一句話開始迸發,個性就十足,這時候人們就被帶入了這個情節裡邊去了。

這就是鋪墊,在我們寫故事的時候,第一頁就要體現出有一件事情正在發生,而且要時刻牢記突出要點,主人公的內在問題、主題和情節展示,要讓讀者好奇他究竟要做什麼。然後主人公越早出現越好。

事件發生

什麼是事件發生?比如,他們在那吃完早餐以後,發現車被開出去了,這時候壞蛋給他們打電話報警,說車上有炸彈,只要時速低於60公里它就會爆炸,時速必須得保持在60公里以上在市區裡邊開車,這個炸彈才能夠不爆炸。這兩個人就開始趕緊追,告訴司機說,絕對不能低於60邁,這就是事件發生。

這時候你要問自己這個事件是不是一個緊要關頭,這個事件有沒有懸而未決,這個事件裡邊的矛盾在哪兒。所以,這個事件越是緊張,越是壓力大,這個故事就越好看。故事中事件的發生要試圖讓事情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就是要暗藏玄機,然後要學會突出焦點。

以情感為基礎

認知科學家斯蒂芬·平克說:「情感是大腦設定最高層次目標的機制。」所以,我們要在每個情節發生時,讓讀者知道主人公內心深處對所發生的事有什麼反應。也就是說,讀者希望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主人公有什麼樣的情緒波動。那麼怎麼引導讀者了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呢?

作者給出的建議是,加入肢體語言。如果主人公的反應讓讀者感覺親切,有個性,我們讀者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他的內心世界,我們就具有了他的知覺,能感受到他的感受,而且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們都會沉浸在他的內心世界中。

比如,《紅樓夢》你會經常站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角色來思考問題。而認為薛寶釵是一個第三者,雖然也有薛寶釵的心理描述,但是薛寶釵的心理描述就會少很多,但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角度要多很多。所以你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時候代入感就產生了。 而怎麼樣去展示這些人不同的情感情緒呢?有個原則叫展示而非講述,很多業餘的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特別喜歡寫,說他此刻內心特別的彷徨,他認為人生已經失去了方向。而高級的作者只會寫動作,格里高利派克原來拍一個電影的時候,別人影評說,你演得真好,表演出了進了人物的內心,複雜的情緒全部都表達出來了。

在描寫別人的肢體語言的時候,不要總是描寫大家想得到的東西。比如他很難過,這時候你會寫他嚎啕大哭,我們可以這麼寫:「這個人沒有流出眼淚,他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動作,我覺得只有真正深入過細節的人,才能夠寫出這樣震撼人心的東西。」

每一個故事都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外在的目標,一個是內在的目標。什麼是外在的目標呢?比如說徐崢去泰國,外在的目標是什麼呢?是要解決油霸的問題,這是外在的目標。那麼,內在的目標是什麼呢?內在的目標是他很焦慮,他不知道怎麼安撫自己的焦慮,他以為找到了油霸,他以為能夠把這個事解決掉就能夠讓自己不焦慮,這就是外在目標和內在目標。

那麼一個故事開始的時候,一定展現的都是外在目標,隨着外在目標的發生,觀眾慢慢看出有內在目標出現,觀眾比他知道有內在目標在發生。走到最後恩寵時刻的那一刻,其實內在目標已經基本解決了,因為他已經知道這事該怎麼辦。當他明白之後,內在目標解決了,他再反過身來去解決外在目標,這就是所有的好萊塢結構的故事。

所以要給自己的故事設置外在和內在的目標,要在故事當中始終保持懸念。懸念很重要,就是人們都是因為不知道這事會怎麼解決,而去看他的。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怎麼樣讓故事好看呢?

作者的建議是對你的人物要狠一點:

第一,不要讓故事裡的人物未經逼迫就承認一件事。

第二,一定要讓你的主人公擁有秘密,但是不要向讀者保守這些秘密,就是主人公有秘密 他不敢說,讀者知道。

第三,一定要保證主人公的所有補救行為只會讓形勢更加惡化,一直到最後盪入谷底的過程,一定要保證所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全部出錯,只要你說這事有可能會有問題,那就一定會有問題,這就是好故事的特點。

第四,一定要暴露出人物的缺點、惡念和不安。

修改

那麼在學會了什麼是故事以及怎麼寫這個故事之後,最後當你寫出來以後應該怎麼辦呢?很簡單,改,就是要多給別人講,多給別人看,聽別人提意見、修改、多修改幾遍,把文字弄得簡練一點,不需要那麼長,把這裡邊沒必要的情節、不好玩的情節、矛盾的情節刪掉,發表。

任何的創作都不可能一氣呵成。因此,作者說沒有一氣呵成的創作,只有一改再改。每個喜歡寫作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寫第一遍初稿的時候,感覺寫的很好,但是再翻回去讀的時候,覺得自己寫的什麼呀,簡直是垃圾。當然,有的創作者可以一氣呵成,但是作者認為,這樣的人是鳳毛麟角。就連很多優秀的作家都需要改很多遍才能出版,賣出去。

比如《迷途青春》的作者卡洛琳·里維特,她在把第九版小說稿交給代理人之前就改了多次,之後又根據代理人的建議修改了四次。那本書很快就賣出去了。其後,她又根據編輯的要求四易其稿。

所以,無論是第幾稿,都要放輕鬆,也不要每次改稿都想着達到理想狀態,而是告訴自己讓你的故事一次比一次更好,那就夠了。

你能寫出好故事 導圖
你能寫出好故事 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