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书笔记
一场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交易”,让约翰•保尔森在金融危机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他的利润之巨,似乎不近现实,近乎梦幻:他的公司年盈利150亿美元,超过了总人口逾1200万的南美国家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巴拉圭等3国的GDP之和;他的个人年收入将近40亿美元,日收入逾1000万美元,超过了大作家J.K.罗琳、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高尔夫球王泰格•伍兹等3人的总收入;他的身价高居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银行家大卫•洛克菲勒之上。
那么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在人生历程中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经济浪潮、金融泡沫 甚至是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挑战,我们如何认清关键路径,做好准备? 保尔森的事迹启示你我身处危机中仍需信心、耐心、恒心。
对冲基金的繁荣
2007年,金融市场趋于崩溃,华尔街金融机构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把过去十几年挣的钱,都赔得一干二净。很少有人能够熬过去,但是有个叫保尔森的人不知道做了什么,在这个时候一夜暴富。他不是做房地产的人,也没有做过抵押贷款,不知是何方无名小卒,竟成了这“乱世”的一代枭雄。
金融危机有什么影响呢?2009年初,全球银行和相关公司损失接近3万亿美元,股市的投资人更是损失超过了30万亿美元。那些曾经大名鼎鼎的华尔街金融巨擘都濒临破产,最后只能倒闭,比如拥有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
可以这么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保尔森是怎么一夜暴富的呢?
名词解释
什么叫做空,什么是对冲基金?
第一,做多。假设你要买股票,买了10块钱的股票,如果这支股涨到100块钱,咱们就挣钱,挣10倍。那做空是什么呢?
做空就是反过来,现在价值100块钱的一支股票,你觉得它可能就值10块钱,你认为它会跌。这时候你可以借入这支股票并将其卖掉,获得100块钱。等到它跌到20块钱的时候,用20元买入再归还股票,当然还要扣除借股票的利息,那这样你最后能挣将近80块钱。
但是假如你在做空股票时,它的价格从100涨到了200,那你必须就要补钱了,这时你就发生了亏损。所以,有人就想把这个买股票的做多和做空结合起来,觉得这样可以降低风险,起到对冲保护的作用。
比如,你可以做多通用汽车,同时做空福特汽车,那么这时候除了汽车股以外的因素,其他因素对你这笔投资都产生不了影响,大盘是涨是跌跟你没关系了。因为一笔做多,加一笔做空,合在一起的总仓位其实是等于0的。只有发生什么情况你才会产生损失呢?就是当你做多通用时,通用反而跌了;你做空福特,福特反而涨了,这时候你才会受损失。
对冲基金的繁荣
对冲基金就是兼顾做多和做空的基金,一笔做空和一笔做多结合之后,风险被对冲,基金更灵活也更安全。因为这样的优点,对冲的基金后来风靡盛行,像巴菲特、索罗斯、斯坦哈特,都曾经做过这种基金。在一段时间内,对冲基金一飞冲天。
1998年,有一家著名的公司——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它旗下的大型对冲基金发生了爆亏,导致整个对冲基金行业都陷入了低潮。到2000年以后,科技股大泡沫破灭了。那些只能做多的传统基金,它们都只做多了那些科技股,最后亏了一半都不止。而对冲基金反而因为非常灵活,它以做空的手段回避了巨大的损失,整体只亏了1%。所以,此时对冲基金再次迎来了大发展。 即使对冲基金需要收2%的管理费,再加20%的业绩提成,但仍然得到了无数资金的涌入。到2005年末尾,全球2200多家对冲基金,掌管了1.5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交易额占全美股票交易额的20%,占衍生品市场和重要债券交易市场的80%。因为对冲基金赚钱了,圈子里开始盛行奢靡享受、纸醉金迷之风。
比如,一个著名的基金经理格里芬,他结婚是在凡尔赛宫结的,吃席请大家在卢浮宫吃席。一般的享受都不能让他们再分泌多巴胺了。调查说,有些基金经理会花上万美元去做七刀水疗,先长时间泡澡,然后再用珍贵的精油做全身按摩,最后用锋利的刀具轻轻地割以获得极大的感官刺激。
那么为什么对冲基金会变得这么繁荣呢?因为,当时监管放松,利率降低,经济在增长,而金融增长得更快。是这个环境才造就了这么多对冲基金的繁荣。当时监管松到什么程度呢?
美国政府把对冲基金中20%的提成,叫提成费用,视为资本收入,这笔收入只收15%的税。这个税率比年收入3万美元的普通劳动阶层的收入税率还要低。由此可见,美国的金融监管放松到了什么程度。
做空房地产的绝密工具
从2000年以后,他的基金收益慢慢地有了起色。他坚持独立思考,买下了在科网泡沫破灭后那些跌得一文不值的公司的股票,等到这些公司元气恢复,他也有每年20%的收益。到2004年的时候,他的基金规模也扩大了,到了30亿美元。虽然他赚钱了,但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保守。
他的衣橱里清一色都是深色西服和暗色领带,朋友在背后说他是“送葬男”,穿着像去葬礼上的礼服一样。他只吃健康的食物,每天中午只吃沙拉。有一天,他看见他的股票交易员在吃披萨,还过去说人家:“你怎么能吃这种垃圾食品呢?”他的沙发都是十年前买的,开的汽车是二十年前的。他变成了一个非常节俭、守旧的人。这时候,保尔森已经四十九岁了,日常健身,但已经谢顶。
保尔森,在华尔街还是属于边缘化的,因为他的基金不如那些年轻的对冲基金更能折腾。当时在华尔街,有做高频计算模型的;有专门放高杠杆的;有买进董事会后强迫公司进行改革,把股价再拉上去的。而他还是那种传统的深入研究的方式,就是研究好了就买定离手,等着这个东西发生变化。这种风格叫守旧派。
这个时候,美国的房价已经罕见地飙升了四年,像花旗、AIG(美国国际集团)、新世纪金融、贝尔斯登这样的金融巨擘都是日进斗金。经济似乎是如火如荼、一片美好,每个人似乎都在不费吹灰之力地发财,除了保尔森。为什么?因为他不投资房地产,他还是坚持独立思考,不跟着市场流行走。
投资人都数落他说:“买房多挣钱啊,你为啥不买,在这儿干啥呢?”他的朋友投资房地产赚了几个亿,没有比较才没有伤害,他心里就不平衡了。于是,他就去做空了一家汽车供应商,结果人家股价马上飙升50%。做空遇到股价涨,那就是赔钱的。
军师佩莱格里尼
保尔森也着急,他就给研究员下任务。研究员是负责给基金经理出谋划策的,研究有什么标的可以去投。保尔森问研究员究竟有什么还能做空,因为他始终觉得这个经济是有问题的,他已经发现房地产市场不对劲了。那这时候,给他提供了一个有力建议的人,就是他的一位研究员,叫作佩莱格里尼。
他是意大利人,大学毕业以后才从意大利来到了美国,又读了哈佛商学院,他学习很好,是一个数学天才。毕业以后,他就跟一位女同学结了婚,他的妻子是纽约州参议院议员的女儿。
他毕业以后,也在华尔街做并购业务,本来发展得是不错的,但作为外乡人,还带有意大利口音,他和华尔街那帮人就玩不到一块儿了。而做并购工作是需要很多社交的,因为身份和口音,所以后来很多并购项目他都做得不太顺利,九年以后他就被解雇了。男人没有事业的时候,心里也很焦虑的,事业上的焦虑令他的婚姻也面临着解体,这时候,他与妻子离婚了。
后来他又遇到了一个豪门女孩,这次是纽约地产大亨的女儿,于是他又结婚了。他老跟自己的妻子商量,说能不能拿点钱过来给他创业。最后,妻子被他说烦了,结婚四年以后,他没从豪门拿到钱又离婚了。这次离婚他分到了30万美元,可是他已经四十五岁了,一事无成。
这时候,佩莱格里尼就去找自己的老朋友保尔森,他想找份工作。面试的时候,别人觉得他的社交能力是真的不太行,面试官觉得他讲话像个傻瓜一样。但是,保尔森知道他其实是一个聪明人,有他自己的可取之处,决定录用他。在保尔森录用他之后,他还是不擅长手头的那些工作。
做空工具CDS
什么是CDS呢?它其实是一种贷款违约保险。当你的房贷还不上的时候,这个保险要赔你一大笔钱。
当时,佩莱格里尼是为了替保尔森研究什么东西可以做空的时候,发现了这个CDS,他觉得这是一种可以做空美国房地产的工具。同时,他在小工作间里夜以继日地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办公桌上垒起的各种资料比他的人头还高。他发现这个房地产市场,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缘了。他就写了一份房地产的深度研究报告,告诉保尔森有一场危机正在悄悄逼近。保尔森读完了佩莱格里尼的深度研究,觉得这报告写得太好了。
但知道了危机正在逼近之后,你该做什么呢?
在以前的工作中,佩莱格里尼对CDS交易有一些了解。然后,阿佩就鼓足勇气告诉保尔森,想要做空房产市场可以用CDS,也就是贷款违约保险。
因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大泡沫,没有还贷能力的人也在疯狂买房,最后无力偿还只能断供,而大面积的房贷断供将会带来房价崩盘。这时房贷断供,贷款方或者是购买了房贷债权的金融公司收不回来款项,那么这些机构手中的房贷债权的价值必然会下降,而CDS可以承保这种特定的投资证券组合的损失。
假设,你买50万美元的保险,那就可以保1亿美元的保额。那如果这个贷款还不上了,你可以获赔1亿美元,这中间有巨大的不对称。但是,买了之后如果没发生贷款违约的事,那保费就像打水漂一样,就白交了。所以,买CDS的时机很重要,先买的保费那就真的都打水漂了。
CDS产生
李普曼,也就是《大空头》里高斯林扮演的那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产品,就是标准化的CDS。他让那些没有交易成房贷本身的资金也能够对接。标准化的CDS会随着它所承保的按揭贷款的价值高低变化,合同本身的价格亦会上下波动。而且,标准化的CDS跟其他债券一样,有很多种交易方式。
本来标准化的CDS是德意志银行新设计的一个产品,但是没想到次级信贷市场因此就发生了飞跃。因为标准化的合约到处都可以交易,它甚至因此形成了ABX(追踪次级贷款的指数)。
2005年,保尔森明确相信利率要上升了,不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而利率一旦上升,房贷的泡沫就要破灭了。他在想能做空什么样的抵押贷款债券呢?他问了专家,发现这个市场真的很大。
比如,次级高风险的债券可以分成18个等级,保尔森要做空就是风险最大的那一种,叫作BBB(3B)级。而这种风险最高的债券,它的直接标的是不多的。证券化的次级抵押贷款占了整个市场中10万亿美元的10%,而在这之中只有100亿美元是风险最高的3B级的次级贷款。
所以德银的标准化CDS出现之后,就可以买卖更多东西了。在后来,保尔森就花100万美元买了标的1亿美元的CDS保险。在这时,市场里面到处是钱,保尔森做空的那些股票都在大涨。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先见卓识,他觉得大家都疯了,他说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华尔街用35:1的杠杆在借钱。
保尔森想知道这时候华尔街的分析师在想什么。他去请教贝尔斯登的一位顶级分析师,对方在电话里对他说:“我们的模型告诉大家一切无须担忧,理由很充分,房价从来没有跌过。”
而在大家都不相信保尔森的观点的时候,佩莱格里尼只有更努力地工作了,因为保尔森需要他找出能证明房价会崩盘的数据。
那么,在保尔森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德意志银行的打工仔李普曼也开始认真地研究房地产了。他请了一位专业人士,此人叫徐尤金,上海人,获得过中国数学奥赛二等奖。徐尤金研究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房贷是否违约只和一件事关系最大,即房价是否上涨。过去,很多研究美国房地产的人都认为,影响房贷违约的因素很多,包括利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人口指标等。但是,真正的高手就是这样,他会告诉你主要矛盾是什么,其他那些因素都没有房价的影响大。
比如,像佛罗里达和佐治亚,两个州别的指标都是一样的,但佛州的房价涨得多,它房贷违约率就低。所以,徐尤金一解释,李普曼就明白了,一旦房价停止上涨,那他以前推销出去的那些次贷产品全都完了。而李普曼的同事都不相信他说的,还是坚持认为影响贷款违约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房价根本不会下跌。所以李普曼和徐尤金又重新过了一遍数据,再次筛查,得到的还是一样的结论。
所以,李普曼就向领导打报告,申请每年动用2000万美元为10亿美元的按揭贷款投保,他认为4年以后可以见分晓。那么4年花8000万,如果真的如他所料,那他就能为德意志银行赚10个亿。德意志银行的高管同意了,批准了李普曼的这一笔交易申请。
但是,李普曼交易伊始,好运并未到来,房价还在接着涨,那保险就跌了。因为此时房价还是在涨。
保尔森这边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2006年1月,美国最大的次贷公司发生了一件事,这个公司愿意在某次不良借贷的调查中,花3.25亿美元来和解。这其实已经说明当时这种不当的行为是多么泛滥了。
当时的很多人,喜欢从一个表面现象出发,然后形成一个想当然的结果。比如除了萧条的时期,没有出现过全国性的房价下跌,现在正处在经济繁荣期,房价不会下跌。
房价不跌反涨,最早购买的CDS保险日益贬值,保尔森这个时候就很着急了。他让佩莱格里尼赶紧研究房地产过热将达到什么程度。佩莱格里尼研究了几十年的利率,他发现一个结论,就是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跟德意志银行的专家研究出来的结果类似。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开拓思维,他引入了趋势线,去研究历年房价变化。突然,答案清清楚楚地显示在他面前,从1975年到2000年间,房价每年只涨了1.4%,但是2000年之后的5年时间里,房价每年涨了7%。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的房价要回到历史趋势线上的话,要比现在低40%以上。因为,这条线在1975年到2000年间是慢慢涨的,最近这5年涨那么快,实际上线条就向上鼓包了,那鼓包以后就会重新向下鼓包,再鼓回来。所以,要回到趋势线,房价可能就要重新下跌40%。
数据还显示,过去每次房价下跌的时候,它不是回到趋势线就结束了,它一定会跌破趋势线。保尔森和佩莱格里尼也发现了德意志银行的结论。
就是不管失业率、利率、经济水平如何,这个房价它铁定会下跌。而房价一旦开始下跌,那么房子就会断供,贷款就会违约。保尔森的团队购买了大量的数据,用于追踪全国600多万个抵押按揭贷款的历史记录。他们算出,即便房价走平,那么信用最差的次贷也要崩。所以他们决定竭尽所能去做空房地产,保尔森准备用自己所有的钱,都用来买CDS,并且还准备成立新的基金来干这件事。
在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中,保尔森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始终觉得这些垃圾债的利率已经接近国债了,其价格再涨的空间也有限,而且房价就算持平,贷款违约的现象也还是会出现,他会大赚一笔。但如果房价还是涨,就是他算错了,那他也只损失保费。总之胜败都很清楚,有巨大的不对称收益的机会。
经过一番博弈,最后结果怎么样呢?比如,2007年初新世纪金融公司2006年年报意外亏损。第二天,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价就跌了36%。而保尔森他做空的次贷指数ABX每跌1%,他赚2.5亿美元,ABX跌了5%,他当天就赚了12.5亿。
最后,保尔森的基金在2007年的收益高达440%,保尔森的基金一共挣了150亿美元,他个人的提成加持仓挣了40亿,是金融历史上最高的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