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作者丽尔·桑德伯格,1969年8月26日出生于华盛顿。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被媒体称为“Facebook的第一夫人”,她也是第一位进入Facebook董事会的女性成员。同时,她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精英之一。2013年,她荣登《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目前,她已经成为千百万女性眼中集家庭与事业于一身的成功典范。

在本书里,桑德伯格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在职场多年的观察和感受。她分析了女性事业发展的障碍,给出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的建议,并谈到了女性很关注的家庭工作如何平衡的问题。桑德伯格鼓励女性追求更高远的梦想,破除障碍,向前一步,实现自己的潜能。


职业女性的内在障碍

作者认为,是女性自己在职业发展上为自己设置了内在障碍。作者在书中提出一组调查数据。

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里仅有4%是女性。在美国,企业主管人员和董事会中女性比例分别是14%和17%。在薪酬待遇方面,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0.77比1,然而女性在学校的表现却很好。在美国,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是57%,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是63%。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高等教育人才中有很多女性,但职场中到达领导职位的,却是大量男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淘汰过程?作者认为,这个淘汰过程形成的背后有很多原因,但造成高级职位中女性数量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想当领导的进取心。当然,有不少女人和男人一样在事业上雄心勃勃。然而再深一步,有关女性对高级职位渴望度的数据显示,在各个行业里追求高级职位的人,基本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麦肯锡在2012年对于财富500强企业的4000多名员工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男性中有36%的人想要成为首席执行官,而女性只有18%。当工作被描述为具有影响力、挑战性并涉及高级职责时,要求得到该工作的男性数量明显多于女性。 尽管我们通常是在高管级别谈论两性在进取心上的差距,但在事业发展的每个阶段,这种差别都很明显。在一项关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毕业后以“进入管理层”作为头3年职业目标的更多是男性。即使是在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和女性中,声称自己“有事业抱负”的,也是男性多于女性。

为什幺女性为自己设置了这样的限制?作者认为是因为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固有模式。

比如,人们会带有成见地认为,男孩在数学和理科领域比女孩更擅长。当在一场数学或理科科目考试前被提醒了自己的性别时,哪怕只是在试卷上方加上“男”或“女”的性别选项,女孩的考试成绩就会变差,而男孩的成绩却不会有什么变化。 再比如,女孩从出生起就被更多地期待讨人喜欢,被更多地注重外貌。而当一个女孩尝试领导者角色时,她经常就会被贴上“爱使唤人”的标签,积极进取和作风强硬违反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被认定为不被接受和喜欢。

还有一点就是,女性被社会施加了很大的家庭压力,一个婚姻失败的女性,即便事业上再成功,也难影响人们对她的看法。女性面对如此多的障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恐惧。她们害怕不被人喜欢,害怕做错选择,害怕引来负面的关注,害怕飞得越高跌得越重,害怕被评判,害怕失败;甚至还有恐惧的“三合一”:害怕变成糟糕的母亲/妻子/女儿。只有放下了这样的恐惧,女性才可能去自由地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幸福。因此,作者说,问问你们自己:如果没有恐惧,我会做什么?作者说,她写这本书就是在鼓励别人进取,也是在鼓励自己。


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

那幺女性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呢?作者认为,女性应该在事业上要积极争取,敢于冒险。

缺乏自信

作者说,存在于女性内心障碍其中之一就是常常低估自己。

比如,如果让一个男性解释自己的成功,他通常会归因于自己内在的能力和技巧;如果问女性同样的问题,她一般会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之所以表现得好是因为她们“真的非常努力工作”,“运气不错”,或“有别人的帮助”。在解释失败时,男女也不同。当一个男性失败时,他会归咎于“研究得不够”或是“对这件事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等;当一个女性失败时,她会相信是由于自己本身缺乏能力导致的。类似地,当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接收到负面的反馈时,相比男性,女性的自信和自尊会遭受到更大的打击,由此引发的失败和不安全感的内化会伤及她未来的表现,所以这种心理模式具有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

即便是像作者这样成功的女性,也会经常走进这个误区。当她看到自己在福布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榜单中排在第5位,甚至排在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前面,她感觉到了难堪和羞愧,于是禁止同事称赞祝贺自己,直到被助理提醒这样的行为不妥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又不经意间陷入了不自信的心理模式。

比如,在应聘一个新工作时,女性总是过于担心自己不具备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惠普公司内部的一项报告显示,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条件时,才会公开申请职位;而男性只要觉得自己有60%的条件符合,就会申请。

这样缺乏信心的做法,会导致女性错失机会。其实,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机会,即便不能百分之百符合,也不一定妨碍从事这项工作,因为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做。快速缩短差距,适应新的挑战。女性需要学会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

积极争取

有一次,扎克伯格邀请作者加入 Facebook ,她觉得扎克伯格提出的报酬已经足够公平,但她的丈夫和妹夫却觉得一个男人不会接受这样的报酬,他们鼓励作者再和扎克伯格进行谈判。作者害怕弄巧成拙,失去这个机会。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期望,争取应有的利益。最终扎克伯格给了她更好的条件,解决了分歧。如果没有主动的争取,她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女性总是认为,当她们为自己争取利益时,就会被认定为自私。男性的事业成功度往往和他的受欢迎程度成正比,而女人却恰恰相反,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遭到人们的非议,比如,强势、像个男人。

有这样一个实验,来测试男性和女性在职场中的感受差异。他们让学生阅读关于一个成功商业人士的案例,一半的学生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叫海蒂;而另一半学生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男性,叫霍华德。除了性别不同,所有的内容都一样。随后询问学生对材料中人物的印象,所有学生都认为海蒂或者霍华德很有能力,但更多的学生愿意和霍华德共事,而不是海蒂,他们认为海蒂比较自私,不太令人喜欢。

怎样才能既不被人讨厌,又能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呢?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法。首先,在谈判时可以使用“我们”,诉求利益的共同化,就可以避免被贴上“自私自我”的标签。

比如,“我的经理建议我跟你谈谈我的报酬”,或者是“按照行业标准,这样的工作性质的报酬范围是多少”。

其次,可以告诉对方自己还有别的工作机会供选择。

敢于冒险

为了更主动地抓住机会,女性还需要在事业上更加敢于冒险。作者在职业生涯早期时没有接触过科技行业,在克林顿政府执政结束时,她也结束了财政部的工作,准备去硅谷找工作,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找到了 Google 的机会,职位是“业务部总经理”,听起来很棒,但事实上谷歌当时还没有业务部,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可做。

Google 前 CEO 施密特对作者说,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放缓甚至停滞时,就会人浮于事;公司里开始钩心斗角时,其发展也会停滞,每个人都会动摇。

“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这番话让作者影响很深,她当即就下定了决心。当时谷歌公司的规模很小,公司结构也还没理顺,但它就是一艘火箭。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深深地认同了这艘“火箭”的使命。

几年之后,她又加入了当时规模很小的 Facebook ,上了另一艘火箭。尽管不断地有人问她为什么为一个才23岁的年轻人打工,她很明白,选择机会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公司成长的潜力,而不是工作职位的头衔。

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者还告诉我们沟通对于女性是一个优势。女性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做到坦诚交流,避免模糊不清说法。

比如,人们害怕得罪别人,尤其是老板,所以会避重就轻。他们不会说“我不同意这项扩张战略”,而会说:“我认为开展这种新业务有许多很好的理由,也相信管理团队已经进行了周密的投资回报分析。不过,我不太确定我们是否考虑到目前采取这种策略会产生什么影响?”附加了这么多说明,就很难搞清楚说话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传达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时,通常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除了清晰地表达,还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给自己的反馈,尽管有时候批评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比如,可以向别人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批评。你可以问问别人,“我怎样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正在做但实际上我并不太懂的?”“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而导致我没有做好的?”提出这些问题会对你有很多好处。可以让自己成长和改进。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作者认为那就是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的真正的“人生搭档”。曾经有一个年轻女员工向作者请教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提出了很多问题。作者问她,是否已经有孩子了?她说实际上她连男朋友都没有,但希望能提早计划好。在结婚的时候就想到了生育的问题,在备孕时就已经退缩了,主动让自己发展放缓,拒绝新的机会,尽管她那时还没有面临任何实际的困难。

产假结束后,女性通常会主动选择更少挑战的工作,一般来说,这样的工作成就感和吸引力也比较低。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女性选择离开工作。在美国,三岁以下孩子的母亲的就业率为54%,6到14岁孩子的母亲的就业率为75%。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位越满意,就越不可能辞职。所以,讽刺的地方就在于,女性离开职场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们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出于最好的打算,她们会选择一份成就感和吸引力都不太大的工作。等孩子出生后,对那些有孩子的人来说,面临的选择就是做个全职妈妈还是重新回到之前的那种工作状态之中。


还有一部分女性,由于丈夫的事业发展良好、工作繁忙,而必须迁就丈夫的发展,承担起照顾家庭的任务,这部分女性大多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高学历女性离开职场也是导致女性领导人较少的一个原因。如果女性决定在成为妈妈后,继续返回职场,她怎么做到兼顾工作和家庭呢?作者认为女性需要帮助丈夫成为自己真正的生活搭档。作为女人,很重要的一个人生决策就是,人生伴侣是否理解和支持她。在事业成功的女性中,绝大多数都拥有全力支持她们事业的伴侣,没有配偶的支持,女性难以在事业上全力以赴。


在美国,当夫妻双方都有全职工作时,母亲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比父亲多出了30%到40%。这样的社会传统不仅限制了女性发展事业,也限制了男性参与家庭生活。当女性和男性都突破固有的性别分工角色,婚姻会更加平等,也会提升满意度。

比如,丈夫多做家务,妻子就不会那么郁闷,两人的冲突随之减少;当女性在外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时,夫妻关系也会更加稳固。当妻子贡献一半的家庭收入,丈夫分担一半的家务劳动时,离婚的风险率也会降低一半。

通过承担不同的职责,夫妻双方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这样的生活伙伴关系,不仅使得夫妻双方受益,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好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度高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不良行为更少,同时,父母的婚姻模式对孩子的婚姻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男孩的父亲更多地参与了家庭劳动,这个男孩长大成家后,也会比别的男性分担更多的家务。那如何让丈夫成为真正的生活搭档呢?

丈夫看出真正平等的伙伴

首先得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地位平等(也同样有能力)的好伙伴。女性在给另一半分配或暗示任务时有种常见的心理,这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她总认为自己是在下指令。当然这在理论上是没错,但分担责任应该是双方共同的事,否则对其中一个人来说,就很容易感觉是在帮对方的忙而不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作者建议每位女性都让另一半以自己的方式来分担家庭责任。

有时候女性还无法过自己心理的难关。兼顾工作和家庭,有时候会因为自己不能像男性同事那样加班而对工作感到内疚,有时候又因为自己不能像全职妈妈那样更多地陪伴而对孩子感到内疚。那怎么办呢?那就是坦然接受。因为作者告诉我们说“全能女人”是个神话。

“全能女人”是个神话

作者认为,拥有一切是女人最大的陷阱,全能女人根本就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做到一切,能拥有一切,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分清主次,在一些事情上妥协,打破完美主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会阻碍人们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也会影响幸福感,所以,既要发展事业又要做母亲的女性,必须放下完美主义,否则很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

不要去想“我们是否能拥有一切”,而应该问更实际的问题:“我们能做到一切吗?”答案显然是不能。我们应该向作者学习。作者说,完成,胜过完美”。这是作者的座右铭,她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达不到完美的状态就选择放弃。其次,职场妈妈还需要进行精力管理。

比如,更好地安排工作,为工作和生活之间划一个界限。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全情投入,确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仅心情会更好,也会更加高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幸福的关键。我们需要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以可持续、可实现的计划为目标。


真正的平等是,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个体自由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终有一天,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最大的自我价值。

向前一步导图
向前一步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