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工作法则-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是理查德·泰普勒,欧美畅销书作家,被誉为“个人成长”导师,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40万人在按照他所建议的法则行事。曾出版“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丛书,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一条条简单的法则,分享给每一位想从容应对生活的人。本书是一本职场工作指南,将复杂的职场生活简化为非常容易操作的107条法则,助我们在职场上成为遥遥领先的少数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自我管理
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我们需要修炼自我,改变对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表现。在平常的工作,有一个潜在的逻辑,我们的工作能力越强,对公司的贡献就越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正在做的工作有两项,手头工作和让公司有效运转。
但大多数人可能都只关注了其中的一项工作,也就是手头工作。所以说,如果我们给人的感觉不是只关注自己眼下的工作,而是具有全局思维,能掌控大局,把握大方向,能够解决公司的关键问题,我们就能脱颖而出。那么,如何做呢?
调整对工作的认识
我们想做到具有全局思维,就必须调整对工作的认识,扩大思维框架,站在全局和未来看待公司的发展,站在管理者的立场看待公司的决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从公司宏观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自己在将来的职位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仅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对、做好,更要弄清将要做哪些事情。就会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自然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摆正态度,享受工作
我们还要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并百分百投入其中。正如作者在第9条法则中所说的,“享受你的工作”。如果不能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工作就成了一种煎熬。虽然有些兴趣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这样才能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如果我们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基本上就与升职无缘了,若干年后,就有被辞退的风险。不要赔上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制定长期目标
改变了对工作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就要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提升工作表现。
举个例子:
两个刚大学毕业的实习生,同时进入一家企业,一个目标如一,用了十年时间,一步步晋升,成了集团公司的副总裁;而另一个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十年之后遭遇职场危机,被公司辞退。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随遇而安,但在工作中要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要想在职场上大展宏图,就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确定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如果没有职业规划,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随着时代的变化,行业更新迭代,虽然如此,但泰普勒表示,真正的聪明人懂得观察公司的发展走势。法则践行者懂得变通,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职业规划。要制定长期目标,就要摸清自己所在领域,清楚了解自己在取得期望职位之前需要做的努力,如果我们想要做到总裁的位置上,通常会有四个阶段—初级、中层、高层和总裁。那就列出在每一阶段,要通过哪些努力才能获得晋升。是通过提高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还是通过掌握新技能、提升领导力?确定达成每一步的方法,是需要在同一家公司内换岗?还是需要跳槽到同行业的另一家公司?如果你想在同一家公司内部获得升职,那就需要了解公司的晋升机制,规划升职路线图。
往上看,列出公司的最高职位;往下看,列出公司的最低职位;标出最高职位和最低职位间的所有层级和你当下所在的层级;最后,看看你需要经过几个层级才能达到你的目标。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想要通过什么途径的问题。
制定短期目标
多短算是短期,这要因人而异。短期规划要和长期规划相结合,并要包含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这样才能使梦想照进现实。短期规划包括月计划、年计划和五年规划,这个法则相信很多人都在实施。
月计划就是你当月具体要做的事情。比如,明天要回客户电话、月底前要签下一个大单等等。年度计划就是你正在构思或考虑的事项,想在一年内达成的规划,比如,我们希望自己今年的销售额做到小组内第一。五年规划就是五年内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愿望、梦想等等,比如,我们想要创业,希望五年后自己的公司可以年收入100万等等。
作者指出,做这些要保持低调,自己私下进行即可。比如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部门经理,那么现任的部门经理可能会把你列为危险分子。因此,作者说,要把这些法则当做自己的“秘密武器”,不要向任何人泄露,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提高专业表现
当我们做好职业规划,就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表现,确立自身优势。要想获得快速晋升,前提就是胜任本职工作,并要有出色的工作业绩。泰普勒指出,在职场上,要想获得升职加薪,就要修炼内功,提高个人实力,使能力与目标职位相匹配。否则,上位容易坐稳难,即使你幸运地被提拔为经理,也很难在那个位置上坐得长久。在这里,泰普勒给出了几条特别容易操作的法则:
a.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定位,扬长避短,只要发挥自己最擅长的,建立个人优势,打造个人品牌就可以了。比如,我们的逻辑性特别强,那我们就可以结合本职工作,分析和整理行业数据,进而研究行业发展趋势。久而久之,我们的上司就会注意到我们。
b.学会提交工作报告
作者还指出,我们还要学会主动提交工作报告,让上司看到自己的升职潜力。必须要确保报告内的建议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并要确保自己的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也能看到。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忘了将你的大名写在报告最显眼的位置上。
掌握处事之道
要想获得升职,还要掌握职场处事之道,获得领导和众人的认可才行。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了。
谨言慎行
职场如战场,要想在职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谨言慎行,保护好自己方为上策。谨言慎行这个法则看起来很简单,却很难做到。毕竟我们只是一介凡人,有七情六欲,很多人都喜欢闲聊、八卦、在背后吐槽老板等等。但在职场上,这是大忌。因此,泰普勒提出了以下几个具体的法则:
不要八卦、不要抱怨,只说有意义的话。很多职场八卦听起来非常刺激,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要做的,就是独善其身,做好自己,不要传播八卦,听听即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就行了。
即使你非常反感别人八卦,你也不必指责他人,否则你有可能会成为别人八卦的对象,抱怨也一样。讲话时要做到只说有意义的话。
比如,真诚地赞美别人或是交流心得。最好的赞美方式是直接说出来。你只要说“我很喜欢你这个发型”,然后再提一个相关问题,让对方觉得你感兴趣,例如,“你在哪家剪的?”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讲有意义的话,那就学会倾听吧。善于倾听的人,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信任。作者强调,“绝对不要说谎”。只要我们开始说谎,就会用一个谎言弥补另外一个谎言,一发不可收拾,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最后一定会被揭穿。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说谎。只要人们知道你不说谎、喜欢讲原则,就不会拉你下水,避免被人利用。绝不说谎并不意味着有问必答。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就算同事犯错。领导来问,我们也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要客观的说。
先人一步
仅仅做到谨言慎行只是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要想获得升职,我们还要先人一步。也就是从言谈举止、待人处事等各方面表现出领导范儿。当你看上去就像一个领导时,那就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举个例子:
作者当年他还是一名小助理的时候,想升职为经理,便研究怎么穿衣打扮、怎么与人交谈、怎么行动、怎么处理公司事务。先照着模仿,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学习管理知识、沟通技巧,还站在总经理的角度考虑公司问题,主动关心公司的事务,并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上。
三个月后,作者顺利地被提升为公司的总经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升职之前,我们可以先人一步,但千万不要入戏太深,像领导一样对同事发号施令,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融入群体
要融入群体,要了解并遵循企业文化,领会企业宗旨,使用企业语言。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不仅包括写在明处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宗旨等等,还包括人们做事的方式。我们不必全盘接受,也不必完全把它当做信条,要做的就是适应和融入,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比如开会发言时引用几句企业文化和企业宗旨。
作者有个统计数据,所有被企业辞退的人中,并不都是因为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有大约70%的人是因为不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融入其中。
遵循企业文化,意味着要使用约定俗成的企业语言。如果你的同事每个人都有一个英文名,平时都以英文名相称,就算你并不认同这一点,也不要否定他人,最好也取个英文名,并要牢牢记住每个同事的英文名。要想成为真正的领导,就要在升职之前拥有一定的威望,成为众人心中的“精神领袖”,否则很难服众。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讲求策略,正如作者书中提到的几条法则:用提问的方式化解冲突。当同事间发生冲突时,要善于调停,化解冲突。在运用这条法则时一定要谨慎。只有在确保自己在众人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也就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时才能运用。假设目前你在众人心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就可以运用作者提供的化解同事间冲突的技巧:用提问的方式转移双方的注意力。
比如说,开会讨论问题时,史蒂夫和瑞秋一言不合,就互相怼起来,会议主持人无法控制场面,眼看就要吵起来了,其他同事都摆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挺身而出,转过头问史蒂夫:“你这么确定新的工作流程无法在你们部门实施,原因是什么?”如果这时候瑞秋还是继续开炮,你就对他说:“麻烦你暂停一下,我真的很想听听史蒂夫的理由。”等史蒂夫说完,再转向瑞秋:“既然你觉得史蒂夫说的不对,那说说你的想法吧。”
这样我们就可以化解矛盾了。只要我们开始提问,对方开始考虑回答我们的问题,一场战争就避免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会议主持人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帮会议主持人挽回了局面,还让大家见识到我们把控场面的能力,从而赢得大家的尊重。
掌握职场处事之道,获得他人的认可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摸索。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那么,我们就离升职加薪不远了。在职场中,当危机来临,或是发生突发事件时,很多人都会非常惶恐,这很可能是一次展现自我的好机会。在这种时刻,如果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不要犹豫,马上冲上去,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在众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