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工作法則-讀書筆記
本書作者是理查德·泰普勒,歐美暢銷書作家,被譽為「個人成長」導師,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240萬人在按照他所建議的法則行事。曾出版「泰普勒人生法則系列」叢書,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一條條簡單的法則,分享給每一位想從容應對生活的人。本書是一本職場工作指南,將複雜的職場生活簡化為非常容易操作的107條法則,助我們在職場上成為遙遙領先的少數人,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自我管理
要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首先我們需要修煉自我,改變對工作的認知和態度,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專業表現。在平常的工作,有一個潛在的邏輯,我們的工作能力越強,對公司的貢獻就越大。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正在做的工作有兩項,手頭工作和讓公司有效運轉。
但大多數人可能都只關注了其中的一項工作,也就是手頭工作。所以說,如果我們給人的感覺不是只關注自己眼下的工作,而是具有全局思維,能掌控大局,把握大方向,能夠解決公司的關鍵問題,我們就能脫穎而出。那麼,如何做呢?
調整對工作的認識
我們想做到具有全局思維,就必須調整對工作的認識,擴大思維框架,站在全局和未來看待公司的發展,站在管理者的立場看待公司的決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從公司宏觀發展的角度出發,認真考慮自己在將來的職位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不僅要把手頭的事情做對、做好,更要弄清將要做哪些事情。就會獲得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自然能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擺正態度,享受工作
我們還要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並百分百投入其中。正如作者在第9條法則中所說的,「享受你的工作」。如果不能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工作就成了一種煎熬。雖然有些興趣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後天培養的,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工作的熱愛,這樣才能挖掘自己最大的潛力。如果我們抱着得過且過的態度工作,基本上就與升職無緣了,若干年後,就有被辭退的風險。不要賠上自己的前途和未來。
制定長期目標
改變了對工作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就要在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提升工作表現。
舉個例子:
兩個剛大學畢業的實習生,同時進入一家企業,一個目標如一,用了十年時間,一步步晉升,成了集團公司的副總裁;而另一個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十年之後遭遇職場危機,被公司辭退。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隨遇而安,但在工作中要積極進取,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要想在職場上大展宏圖,就需要制定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確定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如果沒有職業規劃,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隨着時代的變化,行業更新迭代,雖然如此,但泰普勒表示,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觀察公司的發展走勢。法則踐行者懂得變通,會根據情況隨時調整職業規劃。要制定長期目標,就要摸清自己所在領域,清楚了解自己在取得期望職位之前需要做的努力,如果我們想要做到總裁的位置上,通常會有四個階段—初級、中層、高層和總裁。那就列出在每一階段,要通過哪些努力才能獲得晉升。是通過提高工作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還是通過掌握新技能、提升領導力?確定達成每一步的方法,是需要在同一家公司內換崗?還是需要跳槽到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如果你想在同一家公司內部獲得升職,那就需要了解公司的晉升機制,規劃升職路線圖。
往上看,列出公司的最高職位;往下看,列出公司的最低職位;標出最高職位和最低職位間的所有層級和你當下所在的層級;最後,看看你需要經過幾個層級才能達到你的目標。想清楚了這些問題,也就解決了想要通過什麼途徑的問題。
制定短期目標
多短算是短期,這要因人而異。短期規劃要和長期規劃相結合,並要包含具體可行的實施步驟,這樣才能使夢想照進現實。短期規劃包括月計劃、年計劃和五年規劃,這個法則相信很多人都在實施。
月計劃就是你當月具體要做的事情。比如,明天要回客戶電話、月底前要簽下一個大單等等。年度計劃就是你正在構思或考慮的事項,想在一年內達成的規劃,比如,我們希望自己今年的銷售額做到小組內第一。五年規劃就是五年內我們想達到的目標、願望、夢想等等,比如,我們想要創業,希望五年後自己的公司可以年收入100萬等等。
作者指出,做這些要保持低調,自己私下進行即可。比如說,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部門經理,那麼現任的部門經理可能會把你列為危險分子。因此,作者說,要把這些法則當做自己的「秘密武器」,不要向任何人泄露,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提高專業表現
當我們做好職業規劃,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表現,確立自身優勢。要想獲得快速晉升,前提就是勝任本職工作,並要有出色的工作業績。泰普勒指出,在職場上,要想獲得升職加薪,就要修煉內功,提高個人實力,使能力與目標職位相匹配。否則,上位容易坐穩難,即使你幸運地被提拔為經理,也很難在那個位置上坐得長久。在這裡,泰普勒給出了幾條特別容易操作的法則:
a.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都是相對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結合自己在不同階段的定位,揚長避短,只要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建立個人優勢,打造個人品牌就可以了。比如,我們的邏輯性特別強,那我們就可以結合本職工作,分析和整理行業數據,進而研究行業發展趨勢。久而久之,我們的上司就會注意到我們。
b.學會提交工作報告
作者還指出,我們還要學會主動提交工作報告,讓上司看到自己的升職潛力。必須要確保報告內的建議能為公司帶來效益,並要確保自己的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也能看到。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忘了將你的大名寫在報告最顯眼的位置上。
掌握處事之道
要想獲得升職,還要掌握職場處事之道,獲得領導和眾人的認可才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了。
謹言慎行
職場如戰場,要想在職場上生存下去,就必須謹言慎行,保護好自己方為上策。謹言慎行這個法則看起來很簡單,卻很難做到。畢竟我們只是一介凡人,有七情六慾,很多人都喜歡閒聊、八卦、在背後吐槽老闆等等。但在職場上,這是大忌。因此,泰普勒提出了以下幾個具體的法則:
不要八卦、不要抱怨,只說有意義的話。很多職場八卦聽起來非常刺激,甚至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我們要做的,就是獨善其身,做好自己,不要傳播八卦,聽聽即可,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就行了。
即使你非常反感別人八卦,你也不必指責他人,否則你有可能會成為別人八卦的對象,抱怨也一樣。講話時要做到只說有意義的話。
比如,真誠地讚美別人或是交流心得。最好的讚美方式是直接說出來。你只要說「我很喜歡你這個髮型」,然後再提一個相關問題,讓對方覺得你感興趣,例如,「你在哪家剪的?」
如果實在不知道如何講有意義的話,那就學會傾聽吧。善於傾聽的人,會得到比別人更多的信任。作者強調,「絕對不要說謊」。只要我們開始說謊,就會用一個謊言彌補另外一個謊言,一發不可收拾,但紙是包不住火的,最後一定會被揭穿。所以,從一開始就不要說謊。只要人們知道你不說謊、喜歡講原則,就不會拉你下水,避免被人利用。絕不說謊並不意味着有問必答。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就算同事犯錯。領導來問,我們也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要客觀的說。
先人一步
僅僅做到謹言慎行只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方式,要想獲得升職,我們還要先人一步。也就是從言談舉止、待人處事等各方面表現出領導范兒。當你看上去就像一個領導時,那就很可能會變成現實。
舉個例子:
作者當年他還是一名小助理的時候,想升職為經理,便研究怎麼穿衣打扮、怎麼與人交談、怎麼行動、怎麼處理公司事務。先照着模仿,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努力提高專業能力,學習管理知識、溝通技巧,還站在總經理的角度考慮公司問題,主動關心公司的事務,並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上。
三個月後,作者順利地被提升為公司的總經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升職之前,我們可以先人一步,但千萬不要入戲太深,像領導一樣對同事發號施令,那就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融入群體
要融入群體,要了解並遵循企業文化,領會企業宗旨,使用企業語言。每個企業都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不僅包括寫在明處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企業宗旨等等,還包括人們做事的方式。我們不必全盤接受,也不必完全把它當做信條,要做的就是適應和融入,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比如開會發言時引用幾句企業文化和企業宗旨。
作者有個統計數據,所有被企業辭退的人中,並不都是因為無法勝任本職工作,有大約70%的人是因為不了解企業文化,更沒有融入其中。
遵循企業文化,意味着要使用約定俗成的企業語言。如果你的同事每個人都有一個英文名,平時都以英文名相稱,就算你並不認同這一點,也不要否定他人,最好也取個英文名,並要牢牢記住每個同事的英文名。要想成為真正的領導,就要在升職之前擁有一定的威望,成為眾人心中的「精神領袖」,否則很難服眾。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講求策略,正如作者書中提到的幾條法則:用提問的方式化解衝突。當同事間發生衝突時,要善於調停,化解衝突。在運用這條法則時一定要謹慎。只有在確保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也就是有一定的影響力時才能運用。假設目前你在眾人心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就可以運用作者提供的化解同事間衝突的技巧:用提問的方式轉移雙方的注意力。
比如說,開會討論問題時,史蒂夫和瑞秋一言不合,就互相懟起來,會議主持人無法控制場面,眼看就要吵起來了,其他同事都擺出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挺身而出,轉過頭問史蒂夫:「你這麼確定新的工作流程無法在你們部門實施,原因是什麼?」如果這時候瑞秋還是繼續開炮,你就對他說:「麻煩你暫停一下,我真的很想聽聽史蒂夫的理由。」等史蒂夫說完,再轉向瑞秋:「既然你覺得史蒂夫說的不對,那說說你的想法吧。」
這樣我們就可以化解矛盾了。只要我們開始提問,對方開始考慮回答我們的問題,一場戰爭就避免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會議主持人就可以了。這樣一來,我們不僅幫會議主持人挽回了局面,還讓大家見識到我們把控場面的能力,從而贏得大家的尊重。
掌握職場處事之道,獲得他人的認可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自己慢慢摸索。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那麼,我們就離升職加薪不遠了。在職場中,當危機來臨,或是發生突發事件時,很多人都會非常惶恐,這很可能是一次展現自我的好機會。在這種時刻,如果已經做好了準備,那就不要猶豫,馬上衝上去,牢牢把握住這個機會,在眾人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