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等 。代表作包括《枪炮、病菌与钢铁》《第三种黑猩猩》《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等。
本书是一本提升我们眼界的书,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问题: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的?比如,为什么最早出现农业问你们的古代中国和两河流域最后没有去征服新大陆。
本书的开场白提到:1972年7月作者在新几内亚岛上研究鸟类的演化,一天工作之余,他在海滩上散步遇到了一个当地的政治家,叫做亚力。他提出了一个当时作者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是白人制造出这么多货物,再运来这里?为什么我们黑人没搞出过什么名堂?”作者把这个问题命名为亚利问题。
作者经过25年,写下了本书,正是为了回答亚力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为什么是不均衡的,为什么一部分人比一部分人发展得会更快更好更先进。作者打破以往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从环境因素入手,从动植物的驯化过程入手,追溯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不均衡的起源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叫卡哈马卡冲突,它是当时印加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168人组成的西班牙探险队,在他们队长皮萨罗的带领下,深入秘鲁高原来到了卡哈马卡。
他们的目的绝不单单是一次拜会,或者一次纯粹的探险,在他们进入到卡哈马卡这座城市以后,城市热情好客的主人安排了他们的食宿,给他们提供了住所。但是在这一宿的时间,他们进行了一个谋划,第二天早晨马上就要会见当时印加帝国的国王了,印加帝国的国王叫阿塔瓦尔帕。
阿塔瓦尔帕出场的时候,前面扫地的就有2000多人,然后是一大群贵族身着艳丽的服装,坐在一个由80人抬的大轿子当中出来,里面装满装饰着各种金银珠宝,而且镶满了各种漂亮羽毛。
经过简短的对话,这群西班牙探险家按照他们前一天晚上的预谋,发起了一次突然袭击,结果他们不仅打散了8万人的护卫军团,杀死了其中的7000人,而且俘获了当时印加帝国的皇帝阿塔瓦尔帕,皮萨罗在这之后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一笔赎金要求。他们要求印加帝国用能够装满32平米,2米5高的一座房间的黄金,来换回他们的国君,最后他们获得了相应的赎金,但是他们依然杀掉了阿塔瓦尔帕。
这也是殖民者和土著起冲突的原因。类似这样的故事当时在美洲大陆上不断地上演,绝大多数以欧洲殖民者的优势获胜而告终。为什么是欧洲殖民者获胜?为什么168人能够大胜8万人呢?
作者分析说,可能是因为双方武器和装备的区别。168人的西班牙探险家大概有100名骑兵,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钢铁制成的盔甲,他们的步兵有十几支火枪,还有一尊小炮,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拿着钢铁制成的锋利的匕首和长矛。
而印加人虽然有多达8万名的护卫军团,但是他们没有马,因为美洲大陆自始至终,都没能驯化出来一种动物,能够供他们在战争中骑乘。而且他们身上没有盔甲,他们穿的是皮革做成的软护垫,手里也没有钢铁制成的锋利的任何兵器,他们手里拿着的是石块、青铜棍、木棍、狼牙棒甚至弹弓。
在这样的装备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也就是印加帝国的战士们,无法对这168个西班牙探险者形成有效的杀伤,而西班牙探险家身上所携带的每一样装备都足以致命,所以结果就应运而生了。
欧洲中心论
那么为什么这些优势全都在西班牙这一方?为什么优势不在印加帝国这一方?因为欧洲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基础,他们的冶炼更发达,所以他们拥有了这样的技术,而当时的印加帝国并没有,为什么欧洲有而印加帝国没有?
欧洲中心论者认为是因为欧洲人的人种,或者基因上的优势,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发展速度,也就是因为他们更聪明,他们更勤奋,所以他们发展得更好。但是作者不这么认为。
首先,如果单从基因的优胜劣汰,欧洲人不一定比美洲人更聪明。因为欧洲已经有长期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人们在有保障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了很多年,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所有的人或者说大多数人,不论你聪明不聪明,都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并且传宗接代。
而美洲不一样,1972年几内亚,食品匮乏、社会动荡、治安不好、医疗条件根本谈不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那些更聪明的人才能够活得更好,更容易获取食物,而更好地传宗接代,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基因叠加,从优胜劣汰的观点来考虑自然进化率,应该是美洲的人或者说应该是那些生活条件更恶劣的人积累下来的优秀基因,要多于欧洲大陆,所以说欧洲人更聪明理论行不通。
第二,1972年的欧洲,每个家庭大概每天有6个小时花在电视上,而这段时间美洲或者新几内亚居民的孩子,他们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做更积极的运动。比如探索外部世界,这是对大脑的发育有益处的,所以从发展条件、发育条件上来看,也应该是美洲大陆的人,或者说几内亚的人应该比欧洲人更聪明。
既然不是说因为欧洲人更聪明,所以欧洲发展得更好,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发展得更好呢?
农业文明的诞生
因为13000年到11000年左右,欧亚大陆迎来了农业文明。也就是西南亚的新月沃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也就是现在的伊朗、约旦、以色列、伊拉克等和东亚的古代中国这两个地方。
为什么最早在这两个地方诞生,作者说,因为农业文明的诞生不是一个主动选择的结果。农业文明的开始,是无意识的,或者说经过长期地尝试失败才诞生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业文明的产生需要三个先决条件:
第一个是气候条件。新月沃地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分明,这样就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第二个是环境条件。新月沃地的海拔从几百米一直到几千米,海拔分布地非常丰富,带来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第三个是资源条件。我们面对的自然界大概有20万种植物,这20万种植物里面大概有不到1000种能吃,而这1000种能吃的植物里边我们常吃的只有不到100种,这100种当中被我们当作主要的食物来源不到10种,水稻、白面、小麦、高粱、小米、玉米、土豆等等。
我们人类要想从这些植物中进行种植是很难的,所以经过一万多年的努力,人类选择了这些主食,而这些主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不知道是因为碰巧还是自然规律,它们都属于植物分类学当中的一个科属,都属于大种子禾本科植物。
大种子是说这些植物的种子重量,比这一类植物的平均种子重量,重10倍以上,简单说就是这些植物的种子大。古代中国驯化了水稻和小米,而新月沃地驯化了小麦,几千年之后,美洲大陆的先民才成功驯化了玉米,非洲驯化了高粱。
既然在环境、气候和资源共同的作用下,新月沃地和古代中国最先完成了对最早一批农产品的驯化,开始了粮食的种植,为什么美洲也有合适的气候,合适的土壤环境,合适的地理分布,为什么那么晚?
这跟植物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人类很容易对这几种动物的野生祖先进行驯化,所谓驯化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地选择,不断地优化的结果。
而美洲面对的植物世界则不然。一方面美洲面对的大种子禾本科植物的种类本身就少,另外他们最后成功驯化的品种——玉米,它的野生祖先是什么呢?它的野生祖先很不好找,人们很难在野外找到一种长得像玉米的野生植物,最后争论来争论去,结合了最新的技术,人们才发现玉米的野生品种竟然是一种只长了单排种子,果实很小,而且外面包裹着硬壳的一种美洲野生植物,也就是“大变玉米了”。
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人们才把玉米驯化成现在我们熟悉的金黄色的,一扎来长的长满了饱满颗粒的果实,况且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还只有水稻或者小麦的一半。
人类对动物的驯化
作者说,人类经过11000年到13000年的努力,一共只驯化了14种大型野生哺乳动物。而驯化的时间大概跟农业文明相继开始,甚至是同时进行的,这14种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其中有5种主要的:山羊、绵羊、马、牛和猪。9种次要的:单峰驼、双峰驼、北非野驴、驯鹿、安第斯羊驼、白肢野牛、牦牛等等。所谓次要,是因为它们只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分布在欧亚大陆:古代的印度驯化了牛,然后古代的两河流域,驯化了山羊和绵羊,而马是古代乌克兰人在大概4000多年前驯化的,这一共驯化了有13种。为什么这13种都在欧亚大陆呢?
首先欧亚大陆的面积非常广大,它的地形非常丰富,所以它分布了地球上最丰富的物种资源。而非洲大陆动物种群的丰富性,远不如欧亚大陆,美洲也一样。
作者提出了一个准则叫做安娜·卡列尼娜准则,说的是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都是相似的,而没有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是之处”,因为这并不是动物的错,只不过是它们没有能够很好地跟人类融合,被人类驯化而已。
安娜·卡列尼娜准则都包括:
第一,生长速度太慢的动物没法养。比如大猩猩。为什么没有人饲养猩猩来吃肉呢?因为猩猩从小长到大、长到成体,大概需要10~15年的时间。
第二,能量转化率。比如,用1000公斤的草喂给牛,可以产生100公斤的牛肉,这个叫能量转化率。而作者说所有的食肉动物都属于能量转化率很低的动物,比如猎豹,狮子老虎。
所以我们惊奇地发现,这14种人类经过1万多年努力驯化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里面,没有一种是食肉动物,全部都是食草动物,因为食草动物普遍的能量转化率要比食肉动物高。
第三,繁殖。比如,猪的繁殖能力很强,它就很适合人类驯养;羊也是,不断地繁育不断地繁育,所以繁育速度越高越快的动物越适合人类驯养。但是对于那些繁育难度过大的动物就不适合被驯养。
比如,猎豹,猎豹在求偶交配的过程当中,需要经过室外长达几天的奔跑、追逐和嬉戏,在笼养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虽然人类因为出于对猎豹速度的敬佩和景仰,经过多次的努力尝试,去驯化猎豹都失败,包括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壁画上,都有猎豹参与人类出行活动的场景,但是作者说,被称为驯养而不叫驯化。
驯养和驯化主要的区别在于是不是在繁殖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意识地选择,让它们为自己的主人服务,就区别了驯养和驯化,所以人类经过多次的努力,都没能够驯化猎豹,是因为它不能繁育,在人工条件下很难完成它的求偶过程。
第四,性格。比如说棕熊、灰熊,它身材庞大,虽然可以给我们提供更丰富的肉,但我们驯化不了脾气太暴躁。
所以非洲的原生种族也没有能够驯化斑马,他们没能够骑着斑马去跟北非的人作战,他们骑的马依然是由殖民者或者说由旧大陆带来的传统欧洲马。
第五,动物面对惊吓时的反应。如果一种动物它的神经特别敏感,任何有一点风吹草动,它就跑,而且四处乱撞的话,这种动物就不适合养。比如瞪羚、跳羚、非洲大羚羊。
第六,群居环境。比如,马、牛、羊,它们都可以一群一群地在一起生活,可以进行一起养,适合驯养。
所以,因为欧亚大陆的种群太丰富了,14种当中的13种都得以在这里被驯化,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欧亚大陆这一块大陆的环境是多么的肥沃、多么的丰富、多么的优秀。
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农业文明使人口可以快速增长,这是为什么呢?
稳定的食物来源
因为在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人们不能进行频繁的生育,也就是当一个孩子不能用自己的脚步跟上部落迁徙步伐的时候,一个母亲是不能养育第二个孩子的。
所以在采集狩猎时代,母亲生育的周期是4年。而人们一旦定居下来,这个情况就改变了,你不需要第一个孩子可以满地跑就可以生第二个,而且他还有吃的。
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分工
包括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和社会分工。
第一,人口增长。人口就是生产力,有越多的人去种地就可以种出越多的粮食。
第二,社会分工。农业生产进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需要每一个人都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获得整个部落可以吃的粮食。也就是当农业文明诞生一段时间以后,人类就有了更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怎么产生的,社会结构就是当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应运而生的。
当人口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组织结构逐渐诞生了,而一步一步地演化,最后形成了所谓的国家。
文字的发明
随着定居文明的持续;社会分工的持续;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的不断演进,文字的发明就成了一种必要的、迫切的社会需要。文字的发明最早是用来记录的,记录今天我们产了多少粮食,以便于集中的保管和最后的再分配。
而文字的诞生它的伟大意义在不仅仅是人们完成了记录工作,文字的诞生使知识的传播和积累有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它传播得更快、更久、更远,能够传播得更准确。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能够让知识传播的更快、更久、更远、更准确?
比如,皮萨罗能够带着他的队伍来到美洲,是因为西班牙国王给了他一纸命令,这个命令首先就是以文字写下来的,然后他读了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才来了每美洲,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的。
也就是因为有了文字,有了社会分工,加上知识的积累,他们最后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科学技术。因为欧洲人有文字、有积累,一代一代的导致他们能够冶炼,所以他们才有了枪炮,有了钢铁。
病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那么病菌是什么作用呢?病菌在欧洲人征服美洲大陆的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不亚于枪炮与钢铁,甚至它的作用或者贡献比枪炮和钢铁还要大,为什么会是这样?
比如,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的时候,墨西哥当时应该有2000万人口,而在不到100年之后,墨西哥的人口锐减到160万。为什么?这其中当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死于殖民者直接的伤害,而其中95%甚至以上的人都死于殖民者,也就是欧洲人带去的病毒:伤寒、麻疹等等。
作者说,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大传染病、大流行病夺走了人类生命。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全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变成了大规模的流行病而夺去大量人类生命。
欧亚大陆的先民不断从这些动物身上得到了不同种类的各种各样的病毒,一批又一批欧亚大陆的人们死于这样的病毒。但同样,因为几千年共同的相处,人跟动物的亲密接触,导致欧亚大陆的先民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疫病。
各种各大规模的死亡,同时那些生存下来的人们就拥有了免疫力和抗体。这也恰恰是为什么当欧洲人面对美洲大陆的原住民的时候,他们身上携带的这些病毒,能够给美洲大陆的人们带来那么大的伤亡。而欧洲的这些殖民者,是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拥有了这些抗体,所以他们可以在病毒疫病流行的时候得以幸免。
但美洲大陆的先民因为没有那么多可供驯化的动物,所以他们没有能够大批的驯养动物。他们身上基本没有能够因为跟动物亲密接触,从而从动物身上传递到人身上的各种的病毒和疫病。所以他们没有什么病毒可传染给欧洲人,而欧洲人有很多几千年来积攒下来的各种病毒可以传递给美洲人,事实上也造成了美洲大量的人员死亡。
也就是说,病毒的大面积流行,造成了美洲大陆原住民的大面积死亡,所以才让欧洲的这些殖民者得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占领这些大陆。原来美洲大陆的住民,虽然他们没有钢铁和枪炮,没有那么先进的武器,但是他们有足够庞大的人群和有生力量,可以和欧洲殖民者进行有效对抗。
因此欧亚大陆的先民因为得天独厚的环境,最早进入了农业文明,所以他们最早开始了知识的积累,不断地进步发展出了足够的枪炮和钢铁。又因为他们长时间驯化动物跟动物共同生活,而导致了他们身上拥有丰富的病毒的同时拥有丰富的抗体。枪炮、病菌、钢铁这三要素,使他们得以完成了对新大陆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