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力-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作者通过总结大量的培训实践案例,揪出那些破坏自信和阻碍人们发挥自身潜力的负向力,并提供一系列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工具和技巧,帮助我们提升正向力,全面掌控负向力,充分激活个人潜能,并为我们带来更高层次的个人满意度和幸福感。对团队领导者而言,《正向力》将为你打通正向思考、正向管理的通路,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高效团队。、


认识正向力和负向力

正向力指数可以迅速提升吗?如何提升你和团队的正向力指数?如何运用正向力使你和你的团队释放出那80%未被开发的潜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正向力和负向力。

负向力

什么是负向力呢?负向力主要是指用负面消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作者认为我们遭受到的绝大部分挫折其实都是由潜藏在大脑里的“负向力”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造成的。负向力潜伏在我们的大脑深处,伪装成不容置疑的真理和结论来操纵我们的行为。负向力会让你误以为它们是在为你工作,而不是在跟你作对,但最致命的损害往往是那些通过谎言骗取你信任的负向力造成的。

那么,怎样辨别我们头脑中的负向力呢?作者归纳了负向力的几种主要表现:固执己见、取悦他人、过度追求成功、受害者心态。负向力的人还会表现得过度理性、高度警惕、永不满足、对事情有掌控心态和逃避心态。

正向力

正向力让我们接受一切事实,而不是否认、拒绝或怨恨一切。它将每一种结果和我们遇到的事都当成一种恩赐和机遇,而且能够完全不带情绪的去接受这些结果。事实上,负向力和正向力都可能引导你走向成功,但它们采取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负向力通过生气、后悔、害怕、内疚、焦虑、羞愧和自责等情绪督促你采取行动;而正向力却是通过同情、好奇、创造力、自我表现的乐趣、对贡献和创造价值的渴望来激励你不断前进。你可能会说,掌控心态、永不满足和固执己见的做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没错,但是如果你认为只有通过它们的帮助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那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了。

比如,你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批判者的心态会让你感到内疚或懊悔。这些令人痛苦的情绪让你失眠,忧心忡忡地提醒自己不要再把事情搞砸。你也许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饱受负面情绪的折磨,精神极度紧张,害怕再犯类似的错误,这反而会让你在其他方面容易出现纰漏。

而正向力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它告诉你要宽恕自己,它会提醒你,即使是错误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转变成宝贵的机遇。这样你没有过度自责的负面情绪,你就能用平常的心态去审视错误,更加理性地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在哪儿,下一步怎么办。事实上,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没有负面情绪干扰的时候,其实更容易想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行动也更果断。


如何削弱负向力,打造正向思维

在作者看来,负向力和正向力其实是此消彼长的,只要一方削弱了,另一方自然也就增强了。我们先看看负向力如何削弱,批判者心态是负向力最主要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它会强迫你不断地挑剔自己、别人和外在环境,大部分的焦虑、压力、愤怒、失望、羞愧和内疚情绪都是由它引起的。批判者心态特别具有迷惑性,几乎所有人都被潜意识中的批判者心态折磨,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它往往让我们误以为没有它的督促,就会变得懒惰、胸无大志,甚至一事无成。

削弱负向力

要想真正削弱负向力,还需要了解批判者心态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一种是让我们挑剔自己,无论你多么努力,它总会让你觉得还不够好、不够强、不够满意;第二种,是对他人评头论足;第三种,是挑剔我们的生活现状,它经常使用的套路是:“当……”的时候你就会幸福了。

比如,中年危机,很多看起来很成功的四五十岁的企业管理者,他们基本已经实现了事业发展中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却没有感受到本该伴随目标实现而来的幸福感。因为批判者心态不断告诉你,当你职位再晋升一级的时候你就幸福了,当你再赚100万你就幸福了,当你的孩子考入常青藤名校的时候你就幸福了等等。很多人轻易地就被批判者心态操纵了,很少去真正审视这些想法是不是真实客观的。而且更狡猾的是,“当……的时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当你真的赚到了100万的时候,批判者心态会给你两分钟或者两天的庆祝时间,然后它又会开始告诉你,你不可能真正幸福,除非你像你前同事一样在郊区买下一栋大别墅。于是,在你每次马上就要到达“当……的时候”,目标总是会被重新调整,批判者心态让你的目标永远都在变动,幸福也就遥遥无期了。

在作者眼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实际上能让你感觉内心平静和幸福的时刻就是现在。当你能重新审视和放弃这个新设定的目标,并且坚信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其实已经存在着让你幸福的东西的时刻,才算真正破解了批判者思维。

增强正向力

那么,怎样通过削弱负向力来增强正向力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贴标签。每当负面的想法或情绪一出现,你应该立刻提醒自己警觉起来并且给它们每个都贴上一个标签,让它们暴露在你面前,跟其他想法隔离开来。为了更有效地观察并且标记负向力,你可以给它们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描述和名字。

比如,你可以把固执己见这种负向力表现叫做“老顽固”、把掌控心态叫做“霸道总裁”,把受害者心态叫做“玻璃心”。假设在跟人相处的时候,你开始觉得别人都在故意刁难你,那么,很有可能是你的受害者心态又出现了,这时,你可以说:“玻璃心又出现了,它让我觉得被欺负了。”给受害者心态贴一个标签能让你更清晰地注意到这种破坏性思想,让自己跟负向力隔离开来。

作者说,因为负向力往往会潜伏在你的思维里,暗中指挥你根据这些负面的情绪行动。当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它操纵的时候其实是它威力最大的时候,而一旦你观察到并且给它贴上一个标签,就相当于揭开了负向力的伪装,它被你从大脑中隔离出来,而你也有了自主权来决定是不是还要继续被它操纵。增强正向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自己的正向思维。

首先,共情,也就是同情自己并和别人产生情感共鸣。比如,你警告过孩子不要去阳台上玩,但他仍然去了而且还摔了一跤。这时,如果你把他严厉地教训一通,并且明令禁止他以后去阳台,虽然孩子会被你的斥责吓唬住,以后可能不敢去了,但他跟你的关系不会有任何改善。而如果你用共情来解决这个问题,先关心他的腿有没有磕破,同情他的痛苦,等疼痛消退后再跟他谈谈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和以后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会在这种模式下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二,探索,是指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待事物。当你跟人争论的时候,如果对方只是选择性地听取那些跟他们自己的观点一致的内容,你会觉得完全是鸡同鸭讲。当你和人发生冲突时,可以试着暂时放下自己的抱怨和需求,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去发现事实真相,琢磨一下对方为什么会有现在这种情绪。

第三,创新,它意味着打破常规、逻辑等限制性观念的束缚,不受负向力的干扰去找到做事的全新方式。通常我们琢磨出一个想法后,头脑中的负向力会立即跳出来指指点点“这个不靠谱“,创新也就没法儿进行了。这时候,你可以用“是的……而且……”来增强正向思维。

比如,在团队讨论的时候,如果你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建议,你要克服质疑和不屑的心态,先去欣赏这个主意,并且在它的基础上去激发更多新主意,你可以试着这么说:“是的,你说的这个方法确实可以缓解我们的问题,而且我们还可以研究一下另一个方法”。这样一来,你不仅肯定了前面的想法,还能激励自己琢磨出更多的新主意。

第四,激活,也就是让你所有的思想和能量高度集中在行动本身。很多运动员在最重要的时刻变得惊慌失措,多数是因为他们没能排除负向力的干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发制人,在负面情绪出现之前就先预测一下它们会怎样破坏你的行动,这样一来,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你就能及时把它们拦截下来,而不是被他们操纵。 当然了,正向力思维并不是意味着每一次都必须把困境生拉硬拽想象成是一种机遇。你也可以放任不管,把它抛在脑后,但正向力思维会让你心里没有遗憾、懊悔、自责这些负面情绪,整个人会轻松愉快很多。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正向思维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尽可能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体或者五官感觉中,这样一来,你就能快速切断跟负向力的联系。

比如,跑步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一下周围的人和景色,听一下双脚踩在地面上的声音、你的呼吸声和耳边的风声。这些训练每天做一次并不难,难的是要让自己时刻都记得这么做,因为批判者思维总是不断地出现,所以每次当你发现自己又开始陷入了负面情绪,就进行一次正向思维训练。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人形成新的习惯要21天,你可以用21天的时间反复进行正向思维训练,之后它就会成为你的习惯。


如何应用正向思维

怎样把正向思维真正应用在日常行动中,我们分享几个案例。

团队建设

为什么团队建设活动只能营造出短暂的情绪高涨和积极向上的氛围,活动一结束这种氛围很快就消失了呢?在作者看来,这些活动只是强迫人们用积极的方式处理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团队建设中当你和一个你非常看不上的同事需要一起合作时,你除了暂时把轻蔑心理放在一边,共同完成团队建设的任务以外别无选择。

在人为制造的团队建设环境里,你并没有真正培养正向思维,只是暂时把头脑中的负向力藏了起来。你对同事的反感,在团队建设后很快又出现了。但如果在下一次团队建设的时候,能专门留出一些时间来讨论正向力,每位成员都举例来谈一下过去一段时间,自己在哪些地方受到了负向力的阻碍,怎样成功利用正向力解决了困境,团队建设活动结束后,能把正向力的讨论加入团队的日常讨论中,那么,在团队建设中建立起来的正向力就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逐渐沉淀成全体成员的共识。

与难相处的人合作

在作者看来,借助正向思维跟难相处的人一起工作和生活其实有四个小诀窍:

第一,不要煽动他们的负向力。当你被难相处的人惹得不愉快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负向力影响,要及时给自己脑袋中的愤怒、厌恶、反感贴上标签,告诉自己不要过度解读对方的行为;

第二,激发他们的正向力,这意味着你要让自己把沟通当作一种恩赐和机遇,而不是感到厌烦。比如,向难相处的人提建议的时候可以用“是的……而且……”这种方式,先肯定对方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能获得他们一定的好感;

第三,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负向力,你可以通过迂回的方式,跟他们分享发生在你身上的克服负向力的好处,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正向力的兴趣;

第四,给他们的负向力设置一个活动范围和界限。比如,你们一起做一个大项目,对方特别固执己见,那么,你可以让他在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小事儿上尽情发挥,充分享受按自己想法来执行的快感。

正向力 导图
正向力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