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稻盛和夫,1932 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利润。

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 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 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代表著作《活法》 《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其他三个“圣”分别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

本书是稻盛和夫亲笔撰写的传记。稻盛和夫在书中深情追忆了从小学到中学,从青葱岁月到步入职场,从事业初创到收获的追梦旅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他影响至深的亲人、朋友和伯乐,为我们展现出一代商界智者高尚的心灵世界。感悟他的奋斗史,激励我们的人生旅程。

初创京瓷

稻盛和夫生于1932年,小时候身体不好。上小学的时候,他得了肺结核,这在当年可是能要命的病。关键是,稻盛和夫的两个叔叔和一个婶婶,都是因为肺结核去世的。可想而知,当时才十几岁的稻盛和夫肯定特别紧张,甚至陷入了绝望。

这时候,他无意中读到了一本书,价值观由此发生了蜕变。这本书叫《生命的实相》。读完这本书他领悟到:“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你逃是逃不掉的,躲是躲不掉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去面对,坦然接受,一旦你的情绪从消极变为积极,那么你的身体也会感受到积极的信号,调动全身去面对困难。

也就是说,如果你内心乐观、豁达,那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你悲观、失望,那现实就会越来越困难。后来,稻盛和夫让自己坚强、乐观起来,认真治疗,开心生活,慢慢地肺结核就好了。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很多年后,当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反而表现得淡然、超脱,而没有焦虑、悲伤。

身体是好了,但是稻盛和夫上学成绩不好,屡屡不及格,勉强从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后来他进入了一家快破产的小公司——松风工业上班。

创业背景

他觉得松风工业这家公司不行,于是写信给家里说自己想换一份工作。但是家人不同意,让他遇到困难要克服困难,而不是打退堂鼓。因为家人的话,稻盛和夫鼓起勇气,打算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搬到公司里,没日没夜地研发产品,废寝忘食,不舍昼夜。

当时稻盛和夫很认真地工作,成功开发出了新型陶瓷材料。这技术非常尖端,因为陶瓷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手机、半导体、精密仪器等,一般消费品也可以。很快,稻盛和夫带头开发的陶瓷技术就实现了商业化。

稻盛和夫认为陶瓷技术理应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可是他的上司却不相信他的技术实力。稻盛和夫决定辞职,自己创业。于是,稻盛和夫在朋友的资助下创办了现在的京瓷公司。

创办经历

创业之后,稻盛和夫开始体会到敬天爱人的重要性。刚开始创业时,稻盛和夫资金有限,几年都没涨工资。很多跟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扛不住了,就要求稻盛和夫,每年固定涨薪水,否则就辞职。

稻盛和夫说:“现在是创业阶段,我不敢保证能够给你们涨工资,即便我答应了,以后如果无法实现承诺,这就是失信于人。但是这些同事根本不接受这样的说法。

经过整整三天的时间,他终于说服了同事。但是同时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在想我创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追求员工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幸福,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也正是京瓷的经营理念。

其实,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至关重要。没钱、没资源、没人才,这些都没关系。但如果创始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有着别人难以匹敌的技术优势,成功还是有希望的。

稻盛和夫凭借着自己对精密陶瓷的痴迷和他的技术水平,一定会让公司发展起来。 也是从那时候起,稻盛和夫相信了精神的力量——公司全员具备凝聚力,不只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勇创KDDI通信公司

这是稻盛和夫第二次创业。 日本通信运营商KDDI一开始叫DDI。它的创办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日本通信行业开始打破垄断,大公司NTT开始被拆分。

创业背景

当时,京瓷已经如日中天,稻盛和夫却决定要进入通信行业。然而,股东们都不同意,觉得那是一个陌生领域,而且,通信行业要巨大的投入,要在铁路沿线搭建基站。

稻盛和夫跟董事会说,需要至少1000亿日元来干这件事,但是京瓷的流动资金也才1500亿日元。董事会全都反对,稻盛和夫就想:进军通信行业到底是为什么?

他思考了几天,终于想明白了——进军通信行业的目的为社会作贡献!于是,他又开始说服董事会,反复阐明企业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维护股东的利益,而是让社会更加进步和美好。董事会终于答应给他一部分资金,其他的让他自己想辙。

之后稻盛和夫找到了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盛田昭夫表示支持稻盛和夫,并且为他提供了一些资金。同时,稻盛和夫的朋友、牛尾电机公司的老板牛尾治朗,还有西科姆公司的饭田亮也解囊相授。于是,稻盛和夫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刚开始时创业维艰,稻盛和夫要先在偏远山区搭建基站。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坚信,应该让所有日本人享受通讯的便利,而不是考虑自己是不是能赚到钱。于是,他派遣好多员工去山里面建基站,肩扛手提地拿着设备。

稻盛和夫居然打开了通信市场的门路,后来还引入了新设备,成功让日本人的通信费用大幅降低,而KDDI自己的用户数则蹭蹭地猛涨起来。几年之后,也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

经营秘诀

那么,如何将利他精神贯彻给员工呢?首先是你自己就得有远大的志向,还要让自己的灵魂变得纯净。稻盛和夫说:“理念这种东西,如果领导者本人不相信,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是一文不值的。自己从心底里相信的才能称之为理念。”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他把对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理解印成小册子,发给员工,或者做成笔记本给员工。

稻盛和夫在书中说,大部分人都是能力一般的,那么如果你有足够的热情,并坚持不懈,依然能有成就。当你心怀善意,热爱生命、待人真诚、积极向上的人,取得成功的概率更高。

拯救日航

2010年的时候,日航宣布已申请破产重建后,新任社长就是稻盛和夫。那一年稻盛和夫78岁,通过稻盛和夫的努力,不到一年,这家公司就实现了110亿人民币的盈利。而且他没要一分钱的薪水,他说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日航不至于破产,也就是为了保护日航的员工。

他发现,虽然日航快破产了,经营得一塌糊涂,但日航的员工还是展现出了极佳的职业素养,他们能用心服务顾客,同时对日航感情深厚。稻盛和夫认为,这样的一家企业不应该倒闭,这样的团队也应该一直存活下去。

精神层面

他上任之后,开始重塑日航员工的信念。他把一堆标语贴满公司,厕所都不放过,写的都是:

要想经营计划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去努力;

人的强烈信念是能带来成功的;

没有污浊的、纯粹的心是能带来成功的;

以高尚、纯粹的精神状态工作等等。

稻盛和夫还深入一线跟员工和中层领导洽谈、开会、喝酒,灌输自己的哲学。比如,他把所有的空姐都召集在一起,慷慨激昂地告诉她们,你们的服务有了改善,才能获得用户的欢心。

后来,稻盛和夫自己坐日航出差的时候发现,空姐的服务果然不一样了。以前是标准化服务,态度不差,但感觉总是冷冰冰的,现在则是发自内心地微笑、打招呼。

当时日航一共裁员了1600名员工,其中只有160人是被强制解雇的,其他人属于自愿。就算是这样,稻盛和夫依然选择公开向被裁撤的人道歉,表达出自己的无奈。同时,稻盛和夫还发动了六千多家公司帮助离开的员工安排新工作。

拯救日航成功之后,很多人都对他羡慕不已。一辈子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还让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这简直就是心想事成。但稻盛和夫说,背后的动机和付出的努力才是关键。简单来说,你得坚持,要愿望强烈,不放弃,才能心想事成。稻盛和夫还认为,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才能获得神明的眷顾。

成就

稻盛和夫还创办了著名的盛和塾。他说:“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也正是得益于社会的恩惠,所以为了回馈社会,我应以义工形式将自身的经验传播出去,虽然力不能及,也希望能给年轻企业家们提供一些参考。这对日本经济也会一件好事。”

而且稻盛和夫先生,还提倡了一种企业家的精神:利他、诚实、坚持不懈。他提出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社会赋予价值,让员工拥有幸福的生活;他的一些哲学也可以帮助重塑我们的工作观,要相信工作现场有神明,工作是一种修炼,可以提升我们的心智。

稻盛和夫自传 导图
稻盛和夫自传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