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中-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本书有两位作者,马克·范福特和安加娜·阿胡贾。马克·范福特,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心理学教授,也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担任副主编。

安加娜·阿胡贾,伦敦帝国学院空间物理学博士,曾在《泰晤士报》当过16年专栏作家。是阿胡贾首次把范福特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现在两人又合著了《自然选中》这本书。

这本书中提出了进化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和进化论息息相关,是生存的压力选择出了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组合。人类的领导行为带有本能性,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强制。


什么是进化领导理论

什么是进化领导理论?它和其他的领导力理论有什么样的不同?谈起领导力,目前有十几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领导力。我们先来了解几个理论。

大人物理论

它的核心观点就是伟大的领袖是天生的,很难培养,他们就是上帝的宠儿,是一种集智慧、能力和美德于一身的超级存在,这些人生来就被选中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也只有他们能做一些让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事情。

比如、朱元璋、丘吉尔、亚历山大大帝等,这些人的人生机遇,充满了各种巧合和幸运,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大人物。这个理论在一个世纪之前都是很流行的,主要是因为它确实能解释很多伟大人物的出现。

但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时代的其他人就没有被选中。这些人被选中,一定是有某个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他们身上存在某些特质的组合,比如正直、聪明、自信、勇敢等,对于领导特质的研究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就被称为特质理论。很多关于领导力的传记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先讲一个大人物的经历,最后提炼出几种特质。似乎是说,只要具备这些特质,你也可以变得超凡脱俗,变成极少数的幸运儿。特质理论确实给人们以希望,毕竟普通人只要努力修炼,似乎也有成为大人物的可能。

但人们发现,很多大人物具有领导力的特质组合,但是在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却都是很平凡的,比如丘吉尔,他是在二战时成了民族英雄,但是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政界的无名小辈而已。其他很多人都一样,他们通常是遇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情景才会变得伟大。简单来说,人们发现大多数时候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由此人们又发展出了情景领导力理论。那么领导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

进化领导理论

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达尔文认为,某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适应环境,跟那些不怎么适应环境的人相比,他们会留下更多的后代,也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进化论能不能解释领导力呢?

在人类的最早期,在充满危险的非洲大草原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在一起才更安全,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后代,也就是说我们天然就有追随别人的冲动。比如一个原始人如果饿了,他只要追随最优秀的猎人就比较容易获得食物,如果被攻击了,只要追随最强壮的人就能免受伤害,有这种原始设定的人慢慢变成了普遍的现象,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原始的追随本能。但光有追随者也不行,得有人领导才行,因此追随的兴起就创造出了对领导者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就是,进化选择出了既有领导者也有追随者的人类社会。有研究发现,只要把一群人聚集到一起执行某个任务,那么不出25秒的时间,就会有一个领导者被选出来,这种领导和追随的关系完全是自发产生的。人们是怎么选出领导来的呢?靠直觉。直觉又是参考哪些标准呢?进化领导理论认为,其实大脑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知道一个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个理论可以让我们从头开始,追根溯源地回归到领导和追随的本质。回到人类最早期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仔细去观察他们的世界,那么很多现代社会发展出来的理论就都有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为了在群体中活下去,我们的祖先必须团结一致,发展出最优的资源分配策略。不管是什么领导理论,本质上都是为生存服务的,所有的行为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和繁衍后代。由此看来,所有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有领导别人的欲望,而追随者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被人领导的欲望。简单一句话,领导或是被领导的欲望都被写在了基因里。


为什么说成为领导者或追随者是一种本能

领导还是被领导是一种本能,那么作者有没有什么依据呢?首先是从其他的物种里可以看到这个特性。领导者其实并不只是我们人类才有,看看自然界中的鸟群、鱼群,就知道这个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动物中,只要是这个物种想要做点什么,比如觅食、睡眠或是迁徙,只要需要协调,领导和追随的行为就会出现。

比如,有研究发现,在蚂蚁平时的行动当中,有一种被称为“串联跑动”的行为,就是两只蚂蚁会组队旅行,寻找食物,一只领队,另一只跟随。在跑动的过程中,领队的蚂蚁会调整自己的步伐来适应对方的节奏。一旦领队的蚂蚁走得快了,它就会慢下来等等后面的那只,而跟随的蚂蚁如果觉得自己熟悉地形了,它就会把后腿搭在领队的肚子上,发出信号,意思就是可以继续走了。你可能以为这样串联跑动的行为会更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实不是,实际情况是串联跑动的时候,领队的蚂蚁需要花费4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信息在蚁群中更有效地传播,就和教学一样,虽然教学很费时费力,但是对群体来说收益是最大的。这样,蚂蚁中领导和追随的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成本,就为整个群体带来了实惠。

既然动物世界也遵循领导力法则,那我们前面说的那些适用于人类的各种领导理论是不是也适用于这些动物呢?如果仔细观察,它们还真是适用的。

比如,孔雀鱼,这是一种观赏鱼,它们经常被拿来做各种实验,因为它们繁殖得很快。在孔雀鱼中,就是有些鱼胆子大,有些鱼胆子小。面对新放进鱼缸的食物,就是有的鱼每次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而有的鱼每次总是犹犹豫豫慢半拍,确定胆子大的鱼吃过之后才开始吃。这似乎就是天生的特征,有些鱼就是天生胆大妄为。 再比如,狒狒,它们遵循的是分布式的领导风格,也就是民主。当一群狒狒决定去哪觅食时,就会开启一套复杂的决策程序,一只狒狒向前先走几步,接着停下来,脸朝向它想去的方向。如果有其他的狒狒跟上来,大家就会一起朝这个方向走,要是没有其他狒狒理它,它就会被迫重新回到群里,重新选择。分布式的领导理论在这里也适用。

总的来说,适用于人类的大多数领导理论都适用于其他的物种,领导还是被领导是有生物遗传本能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和单独行动相比,跟随领导行动就会处处都占有生存优势,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我们天生就爱跟随。既然进化领导理论认为,人类的领导和追随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会选出一些不靠谱的领导呢?不靠谱的领导,经常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作者认为这些坏领导通常有三种特征,分别是自恋、权谋和心理病态,这被称为是暗黑三合一性格。

自恋者想要被人推崇,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健康的自恋者可能是个富有激情和创意的战略家,经常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危险和挑战,相比于总是低估自己能力的人,他们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追随。不健康的自恋者就不关心他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在动荡的时期,这种不健康的自恋经常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他们不会想太多,比如牺牲别人、解雇别人。善于使用权谋的人和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心理病态者,他们一样是无视他人,缺乏同理心,不会自责,他们的优势是能够面对极端的威胁。

进化领导理论对现代人的启发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出于本能,那这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叫做错配假设。错配,意思就是我们的大脑早已经适应了原始时代的各种环境,现在突然进入到现代社会,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错配,从而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在远古时代,蜘蛛和蛇经常是人们的天敌,所以我们对这些小动物的恐惧被深深地刻在了基因里,现在虽然我们很少见到有毒的蜘蛛和蛇,但是见到它们还是会本能的害怕。这本质上是我们带着一个远古时代的大脑进入了现代环境,一下子还不适应。

那么错配假设能用来解释领导和追随吗?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在领导和追随的问题上,我们经常受到原始大脑的影响。

比如,在选择领袖方面,我们天然就喜欢给身材高大、外表威武的男性领导者投票。比如他们聪明、坚定、威武,他还必须有某些特质,比如能说会道、充满激情和信念坚定等。政治学家发现,在选择总统的时候,身高是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当选的主要因素,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据说奥巴马在当选总统的时候,是故意把自己的头发染得有点泛白,这样能增加他的权威气派。但执政更多的是脑力运动,和一个人的外貌并不产生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会投票给看起来像是政治家的人呢?进化领导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植入了一套选择领袖的模板,当我们遇到特定的问题需要协调时,这些模板就会被激活。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动用自己的智力,但是一涉及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命于直觉,依照本能行事。

如果遥远的过去影响我们现代人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那么未来的领导者就需要理解什么是自然领导。自然领导就是指那些能够清楚认识领导本质的人。作者认为,他们驾驭自己组织的方式和我们远古祖先们的心理契合,但是他们能依靠现代的智力克服种种心理偏差,能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而作为追随者理解了自然领导理论后,能够选出更合适的人来做领袖,而不是经常会被他们的外表所欺骗。作者给出了10条建议,我们具体来说说其中的2条,文章最后我把作者的建议都列了出来,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

这是说我们的大脑早习惯了小规模的互动和关系。英国人类学家邓巴提出过一个数字,150,后来被命名为邓巴数。它告诉我们,我们通常能紧密维持关系的朋友上限在150人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那么新的圈子就会产生,这是我们大脑应对关系时天然的一种障碍。而作为大公司的领导者,应该定期发邮件、发短信和下属培养亲密关系,维持一种小而自然的关系状态,可以让团队更有凝聚力。比如,通用电气的前 CEO 杰克·韦尔奇就不定时地慰问底下的基层员工,维珍集团的掌门人理查德·布兰森也经常和员工进行非正式沟通。

善待追随者

虽然作为领导者有很多权力,但是领导者也受制于追随者,如果追随者感受到领导者的不公正,那么就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人类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逆向支配等级,就是说领导者的影响,其合法性主要来自于下属的授权,因为下属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正是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领导者才不会胡作非为,从而让领导者和追随者维持稳定的平衡。

作者在书的最后为我们列出来了十条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偏差行为,分别是:

  1. 不要高估领导的浪漫
  2. 找到一个生态位,发展你的威望
  3. 保持小而自然的状态
  4. 善待追随者
  5. 实行分布式领导
  6. 留意薪酬的鸿沟
  7. 从内部寻找领导者
  8. 提防裙带风
  9. 抑制领导的阴暗面
  10. 别靠外表判断领袖


自然选中 导图
自然选中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