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咨商師。他的教學遍及中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近三十年來他研究的領域着重於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動力。
他思維創新,教學內容綜合了先進的心理與靈性成長的根本原則與體驗,他的工作啟發了各行各業以及不同年齡和背景的人。他運用廣泛的經驗,幫助個體依直覺來引導行動,發現他們自己要找的答案,並體驗到活在順流之中的輕盈,進而達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所創造出的獨特的體驗性方法,使理論與生活無縫結合。無以數計的體驗過他的工作坊和教練課程的人,都對他的慈悲和幽默倍感欣賞,他的工作更受到了那些被他的真實和知覺性所感動而生命做了轉換的人的深深的讚賞和感激。
《親密關係》是一本探討心靈的作品。作者通過大量相關案例,結合心理學在親密關係上的研究成果,我們會發現:在追尋愛的真諦的道路上,化解衝突,就是要正視並接受內心真實的自己。
理解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一種完美設計:在親密關係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部分,即使是令人不悅的衝突與不適的情境。當你繼續在感情中成長時,你也開始懂得欣賞你跟伴侶之間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當你拒絕接受不悅與不適時,你也不再看見這些事物所能帶來的啟示,也將使你無法看清正在發生的事物。
四個階段
1.月暈現象
這個階段是熱戀期,也就是蜜月期,親密無間。這是個讓人滿心溫暖的階段。不管被灼傷過多少次,我們仍然被熱情的火焰所吸引。這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最強的感情,我們心甘情願為愛盲目,被愛吞噬,從童稚的少年到遲暮的老年,每個人都嚮往在遇到一生真愛時的那種心動感覺。
2.幻滅
進入「幻滅」階段,雙方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親密關係能夠驅散我們對愛的錯覺。這個過程的開始,是在我們感到失望,並覺得自己似乎錯了的時候。或許,我們身旁的這個人並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一開始我們也許會覺得選錯了伴侶而再度開始尋覓。
3.內省
沒有人會滿足我們的需求,沒有人會讓我們快樂,也沒有人該為我們所受的傷負責。在外四處尋找之後,我們終於了解到,我們所有生活經驗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於一個地方——我們的心中。這個階段,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多,同時,自己也有機會從中反省自身的問題,正視內心真實的自己。
4.啟發
這個階段是兩個人接受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長。在親密關係中,除了「絢麗」階段,其他階段都會遇到衝突。
衝突的類型
1.攻擊
攻擊是公開、明顯表示憤怒的方式,通常包含批評、指責、怪罪、威脅、肢體攻擊、下最後通牒或言語中傷等幾種形式。
作者曾和他女友去夏威夷度假。但當時兩個人其實正在吵架。一整天,他們始終揪着對方身上的細節不放,女友會說作者的泳衣看起來很蠢,而作者會說女友整個人都很蠢。接着女友又諷刺作者帳篷搭得不好。睡覺時說對方睡相難看,開車時又批評對方車技不靈。
在一個下雨的傍晚,他們的爭吵達到最激烈的巔峰,他們一邊在崎嶇的山路上開車,一邊爭吵。就這樣一路風馳電掣地開着快車,一路大吵大鬧。後來作者才發現,吵架時雙方說的話和事情沒有太大的關聯,我們只是用言語來傷人,同時替自己的行為找個符合邏輯的藉口而已。但是,言語攻擊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而只是用暴力來保護自己。所有攻擊都是出於自衛。
2.情緒抽離
情緒抽離則是較沉默的表達憤怒的方式,如果爭吵時只有一方在大喊大叫,不要被靜靜坐着的那一方唬到了。沉默和大呼小叫其實可以同樣暴力。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冷戰的方式,兩個人避開正面衝突,一言不發,儘可能逃避。「情緒抽離」的目的是遠離痛苦。
比如,有一對夫妻,妻子看到電費單,覺得電費太貴了。她趕忙和丈夫討論起來,但很快就變成了爭吵。妻子抱怨電費太高沒錢去度假;丈夫說自己在多加點班就有錢度假了,其實丈夫在抱怨自己加班很辛苦了,已經在拼命賺錢了。
而妻子又順着加班這件事,開始抱怨因為加班太多,兩人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而丈夫則覺得妻子有點無理取鬧,因為兩個人前幾天才一起吃過晚餐。之後,丈夫選擇逃避。他藉口去超市買牛奶,「逃離」了衝突現場。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儘可能的遠離痛苦的威脅。
3.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是通過故意裝委屈,令對方產生愧疚感,從而懲罰對方。這樣做只會令裝委屈的一方一時感到釋懷,對於親密關係卻是非常有害的。
比如,有一對夫妻,結婚三年了,丈夫總是忘記妻子的生日。這一天他又忘了。回到家,發現妻子剛剛哭過,正在用紙巾擦着紅紅的眼睛。丈夫趕忙關切地詢問,妻子卻只說「沒什麼,我很好。 在丈夫再三追問下,妻子終於承認,是因為他忘記了自己生日而傷心。丈夫恍然大悟,連連道歉,但妻子卻說沒關係,不想因為自己破壞丈夫的聚會。 丈夫趕忙說換一天補償她,妻子則以各種理由回絕了。
而且這些理由看上去似乎都是妻子在當好人 ,我不想破壞你和朋友的聚會、我不想影響你工作等等。在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無害的。但若你仔細觀察妻子的意圖,你就會看出,她受到了傷害,而為了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她選擇暗中攻擊伴侶,讓他覺得歉疚。
衝突存在的原因
衝突的存在有兩個主要原因:對衝突存在的「無知」,以及面對現實的「恐懼」,也就是不敢正視內心的童年陰影。
無知
作者說幾乎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會出現矛盾。對這個事實沒有清醒認識的人,就處在「無知」狀態中。認為夫妻雙方永遠會出於甜蜜期。對親密關係中衝突的「無知」,會讓一些小矛盾升級為嚴重衝突。
比如:剛剛有了小孩,夫妻就為孩子以後讀哪所大學吵得不可開交;一對夫妻為沙發擺放的角度而爭執不休;為了到底應該先回女方家還是男方家,而吵到幾乎要離婚。
這些衝突在升級前都很容易避免,但「無知」狀態讓人盲目地堅持己見,從而令問題變得嚴重。
恐懼
人們之所以在衝突中固執己見,是因為對於承認錯誤、正視現實的「恐懼」。一方面,人們害怕一旦承認自己錯了,可能會被懲罰,也可能永遠不會被另一半原諒。 另一方面,承認錯誤,就意味着跳開當下的爭執,正視痛苦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內心的童年陰影。正是童年陰影沒有得到正視與接受,才會在成年後繼續影響我們的生活。
比如,約翰和瑪莉同居已經超過一年了,兩人住在一間舒適的單房公寓裡。本來一切都很好,但最近約翰愈來愈無法忍受瑪莉總是把浴室弄得一團糟。一開始他用一種輕鬆、幽默的語氣來提醒她。雖然他們在其他事上大都能互相體貼,但瑪莉總是忘記在使用浴室後收拾乾淨。有一天事情終於爆發了。
作者認為兩個人衝突的根源在於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經歷,兩個人都感覺對方忽視了自己。 約翰覺得瑪莉從來不聽他的話,簡直就是無視他的存在。這勾起了約翰不愉快的童年記憶。他小時候經常覺得父母及兄弟姐妹都忽視他的存在。一家人吃晚餐聊天的時候,他說的話總是被忽視。當家人討論要去哪裡度假的時候,他的意見沒有人理睬。還有兩次,他的生日都沒有人記得。。甚至有一次得了重病,哭鬧了好久都沒人理睬,直到最後,家人意識到嚴重性,將他送到醫院搶救,才撿回一條命。
而瑪莉覺得約翰要求她規規矩矩,就像小時候,父母對她的嚴苛要求一樣。瑪莉是在嚴格的家教下長大的,她的雙親命令小孩子必須「隱形」。如果爸爸發現玩具沒有收好,就會把它丟進垃圾桶,而且沒收她所有的玩具,一個月都不准她玩。如果她不把衣服收好,就會被媽媽處罰。如果她沒有把牙膏蓋好,父親和母親都會生氣地嘮叨她。在親密關係中人們需要體現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感。換句話說,「我很重要,你不能無視我!」
化解衝突的辦法
化解親密關係的衝突,作者介紹了兩種方法:「放下立場」,「學會接受陰影人物」。
放下立場
放下立場的意思是不要一味堅持「自己是對的」。一旦咬住對方的錯誤不放,就會和對方造成兩個立場的對峙,進而導致衝突加劇。放下立場之所以有效,一方面是因為不論你所堅持的立場是否正確,只要固執己見,就會對親密關係的發展產生危害。另一方面,放下立場會讓人意識到,其實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都快樂。
但不要期望兩個人都能夠各退一步,期望對方也退一步,意味着仍然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對方的行動上,認為對方對自己的快樂有責任。也就是說,潛意識裡仍然希望對方為自己付出。只有完全放下自己的立場,才能化解衝突。
學會接受陰影人物
「陰影人物」是一個具備你自身最糟糕特質的人。當兩個人爭吵得不可開交時,一方會覺得另一方就是這個陰影人物,不論對方做什麼,自己都看不順眼。
1.尋找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
在與對方爭吵的過程中,刻意觀察到底是哪些特質讓自己抓狂。並且深入分析,這些問題本質上是什麼。進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為什麼會這麼做。
2.看看這些特質在自己身上是否同樣存在
親密關係中,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往往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因此,要客觀的查找自己的不足,尤其思考自己的不足是否也讓對方無法接受。
3.列舉對方身上的優點
在尋找你能欣賞並尊重的特質的時候,你就對這個人敞開了心胸。如果陰影人物是你的伴侶的話,這個步驟就能重燃你曾經認為早已熄滅的愛火。另外,既然投射原理可以應用在壞的事物上,也可以應用在好的事物上,那麼如果你欣賞別人的優點的話,你就有可能察覺,自己其實也擁有這項優點。
對於親密關係中的人們而言,如果要他們拿出兩張紙,一張列舉對方的優點,另一張列缺點,大部分情況下,優點都會多於缺點。這樣我們就可以重新尋找那個當初吸引自己的伴侶,而不是衝突中的陰影人物。重複這三步,便是反省和正視內心真實的自己的過程。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