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們-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寫給女性的人生覺醒書,在變化中不斷磨礪自己,在動態中重塑自我,「成為」不被定義的動態的自己。書中提到了8個關鍵認知,重新註解了「成為自己」的核心語義。告訴我們如何突破成長困境,撕掉身份標籤,在不斷的更新與前進中,和更好的自己相遇!
比如,如何讓自己變得獨立?如何讓自己獲得成長?要敢於談錢等等。
小萌老師在書中說到:「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可能都多多少少受原生家庭和時代的影響,羞於談錢、「清心寡欲」,對錢不開竅,歸根結底,是認知和能力出了問題。金錢本身並不關乎道德,而是關乎你對人生的掌控力。這一點在我結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裡才深刻的認識到。也為自己之前的無知感覺可笑。」
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要知道,成長,沒有邊界;人生,無限可能。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成長之路吧!這本書分為8章,每章代表一個關鍵認知。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認知:獨立和破局。
關於獨立
為什麼要說起獨立?因為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必須要讓自己有自信,能夠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何為真正的獨立?小萌老師給出的答案是:精神獨立。
精神獨立
精神獨立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身為女性,我們會受到很多外在的評價,被貼上很多標籤:美麗、溫婉、乖順、寬容和賢惠等等。如果我們無法做到,那麼就會受到很多指責。獨立分為精神獨立和經濟獨立,而精神獨立先於經濟獨立。那麼精神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那就是嬰幼兒期到青春期,比如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朋友、建立什麼樣的興趣愛好等等。這都是接近精神獨立的開始。當我們精神獨立才有動力去追求經濟獨立。
精神獨立很重要,為什麼這麼說?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因為要在家做全職媽媽,經濟來源肯定就會斷,那麼錢從哪裡來呢?那就是跟老公要,如果你的老公對你很好,那麼他為了照顧你的感受,肯定就會把工資卡交給你,由你去支配。
但是很多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當你辛苦為這個家付出的時候,得到並不一定是尊重,很可能是貶低。所以,當你精神獨立了,那麼你的人生才能夠幸福。什麼是精神獨立?那就是敢愛敢恨,敢做敢當,敢負責,敢拒絕,敢任性,敢霸道,敢「壞」,敢「不要臉」。什麼是壞和不要臉?就是以不以求全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始終把自己的成長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在尋求獨立的路上哪怕引起其他人的不適也無所畏懼。
請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性格、喜歡什麼和討厭什麼,覺察自我才能真正做到精神獨立。那什麼是獨立?小萌老師給出的答案是:在經濟上,可以支持自己的生活,如果有孩子,還要具備獨立把孩子養大的能力和決心;在與父母的關係上,相愛相幫但互不干涉;在對待愛情和婚姻態度上,能享受它的美好,也能與自己相伴,不把伴侶當成自己的第二任父母;在社會交往和職場上,有自己的專長、不討好,不依附,不孤立,有立場,有創造性。
把感受變成行動
精神獨立是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把它變為行動。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隨波逐流。但很多人很難做到這一點。
例如書中提到了一個心理學術語:精神內耗。很多人都會陷入精神內耗的陷阱,精神內耗就是說自己心裡有兩個小人在不停地拉扯、打架,想太多但又不敢表達,不敢行動,於是陷入焦慮、懊悔、自責、低落等負面情緒中。
比如,雙十一購物節。很多人會花時間對比各個平台上的商品。比價格、款式、材質等等,還會通過各個網絡平台的評價覺得到底買不買。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做了選擇以後後悔。
但這種思維會讓我們產生「後悔最小化偏見」。就是我們妄圖採取一切措施去避免後悔,卻忽略了為此付出的成本代價。要知道,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那麼在把自己的感受變成行動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甚至是犯錯。
比如,衝動消費,覺得「那個東西真好看,買了」。當時的一時衝動,讓自己陷入經濟危機是無法避免的。
但害怕犯錯,害怕後悔的精神內耗會讓自己更痛苦,即便有些決定是對的,也會讓我們錯失機會。因此,小萌老師說,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需求和困境,並據此作出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所以不要埋怨當時的自己,不要後悔當時自己的選擇,這種後悔既沒有意義,還會讓你在未來做決定時更加猶豫不決。
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統
其實獨立並不是孤立,我們還可以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統來幫助自己。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的祖先就是通過群居來保護自己,最大程度上避免獨自面對天敵的攻擊,它還可以提高覓食效率,通過分工合作獲得更多的食物。
在現代社會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人都不能單打獨鬥,而是需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相互照顧的。所以,該示弱的時候就絕對要示弱,尋求幫助並不可恥。當然,在我們尋求幫助之前,要學會先幫助別人。我們的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還不認識的陌生人。
還有不要逼迫自己成為強者,正如書中所說:女性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追求的是讓弱者得到尊重,而不是讓所有女性都要成為強者,更不是和男性之間的零和博弈。
什麼是零和博弈?它指的是我贏你就肯定輸,這是零和博弈,因為只有一方能贏。而是應該打破困境,實現最大收益,通過支持系統來幫助自己實現人生的目標。
關於破局
生命的品質是靠一次次地試錯、螺旋上升來實現優化的。面對生活中困難,我們要學會刷新與破局,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很多人說,我的工作總是停滯不前,無法提升自己。也有的人說,總是感覺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總是感覺哪裡不對,無法破局。
那麼對於破局,小萌老師有什麼建議呢?她說,首要的就是重新認識表達,把表達變成影響力。其次,就是做對事,自然會有人走向你,給你機會,成就你。
把表達變成影響力
書中提到一個故事:
一個在海灘度假的富翁看見一個貧窮的漁夫也悠閒地曬着太陽,感到不可思議,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不去工作呢?」
漁夫答:「我今天已工作過了,打上來的魚已夠我一天所用。」
富翁很可惜:「那你可以多打一些魚,多賺點錢啊。」
「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可以買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魚,……然後可以有自己的船隊,然後建立遠洋航運公司……最後當上百萬富翁。」
「當了百萬富翁又怎麼樣呢?」
「那時你就可以什麼事都不用做,可以躺在海灘上曬太陽啊。」
漁夫哈哈大笑:「我現在不正在這裡曬太陽嗎?
上述寓言有一陣子會讓人覺得富人和窮人其實沒有差別,畢竟最後的結果都一樣嘛,都是為了曬太陽。既然結果一致,那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去努力呢?
在漁夫眼裡,魚就是魚;而在富翁眼裡,魚是錢,是更多的可能性。這就好像我們對表達力、影響力的態度。你是想做富翁呢?還是漁夫呢?這就取決於你是不是能夠把表達變成影響力,發揮它的價值。
在自媒體時代,影響力越大,那麼收入就越高。那麼想要提高影響力,就需要提升我們的認知,學會正確表達。小萌老師的表達能力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比如,寫書、演講。不管是文字、圖片、聲音、視頻,也不管是微信、微博、頭條、知乎還是抖音,表達力影響着我們的內容有沒有人閱讀、觀看,直接關係着我們在一個平台的影響力,影響力則關係到變現力。
因此,提升表達力,不妨從寫作開始。寫作能夠讓我們很好的進行自我表達,可以提升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要着急,慢慢練習。從一點一滴開始,經過時間的積累,就會匯聚成一片海洋。因為在寫作過程中,你是在用文字思考,撥去迷霧,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磨礪自己的感知能力。
做對事
什麼叫做對事?就是說,當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好,自然而然有人會來幫助你。比如,小萌老師的這本書。我們知道,每本書中都有推薦序,但是推薦序不是說,你想讓誰寫,誰就會給你寫,而是需要你一個一個去邀請,並且對方認為你這本書是有價值的,才願意給你寫。
作者在書中說:你能想象當我把邀請信息一條條發出去等待回信時是什麼狀態嗎?四個字:手心冒汗。為什麼?因為害怕被拒絕。好在沒有人拒絕她。對於善於和他人連接的人來說,這可能很簡單,但是對於小萌老師來說,這是一大挑戰。在這個時候,小萌老師說,從那一次開始,我知道,只要你做的事是對的,總會有人走向你。
你做的事不分大小,不分貴賤,只要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就一定可以。這件事情的價值會拓寬你的影響力,人際關係,讓你的事業不斷前進。那些對你無私協助的人,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他們不僅僅看重你,更是在幫助你正在做的事情。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件事情我還沒有做到最好,沒有準備好,所以,不好意思拿出來。但作者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是完美的。所以,不要陷入完美主義的陷阱中去,因為這樣會讓你停滯不前。
什麼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者會覺得很難做出決策、對一些社交場合感到恐懼、遇事拖延、很容易意志消沉、感到自卑。他們認為,只有完美無瑕地完成任務,取得成績才有價值,否則自己就是一文不值。
這本書告訴我們,忘記自己,放棄完美主義,你也許就會贏得意想不到的饋贈。只有把自己深深嵌入更高效的協作系統中,才有機會把「對的事情」做對。
最後,請記住:不要隨便定義自己,我們要撕掉身份標籤,女性不僅要做自己,更要成為不被定義的、動態的自己!因為我們有無限可能,我們可以在不斷更新與前進中,和更好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