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場敏感度有多少-讀書筆記
梁文道曾說:「職業,就像是人生的一場雕塑遊戲。我想過怎樣的人生,便是通過我所選擇或者我無奈進入的行業決定的。」職業,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的第二個標籤,它會不斷塑造你的人格、興趣和生命的發展。
壹心理是國內專業的心理學服務平台,本書精選壹心理「人生答疑館」社區中關於「原生家庭」大家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由專業的心理學答主為讀者正面解讀種種疑惑,為迷茫的你打開一扇門,幫你在職場這個人生第二個舞台和戰場上,減少煩惱,不斷進階,成功地將職業與自己的興趣和生命發展相結合。
感謝華章心理邀請我解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不到100頁,但是它為我們解決了很多職場方面的困惑?比如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找工作到底什麼因素最重要?工作和不工作對於個人來說有什麼利弊?等等。
這些問題可能對於久經職場的我們來說同樣需要去認真思考,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對自己的職場生活還有困惑,那麼建議你去讀一讀這本書,可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
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聊一聊這本書,第一個方面是職場新人如何面對職場焦慮;第二個方面,我們如何解決工作中帶給我們的種種壓力。
職場新人如何面對工作焦慮
有沒有工作真的很重要嗎?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感到很奇怪,很多人會說,工作當然重要了。不工作我吃什麼?穿什麼?沒錯,工作需要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這是無須質疑的。但是如果你僅僅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那麼你就不會得到快樂,無法獲得價值感,也無法獲得幸福。為什麼這麼說?
工作或不工作重要嗎
書中說,有工作和沒工作是不一樣的。
當我們工作時,我們可以獲得成就感,在工作中可以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可以讓自己的身心高度配合,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身心合一有什麼好處呢?可以幫助我們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讓我們獲得滿足感,帶來充實、愉悅的感覺。
而沒工作,我們就會無所事事,不知道干點什麼好,人生沒有方向感。導致身心焦慮、煩躁,各種負面情緒接踵而至。嚴重的很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比如抑鬱症。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那麼同樣也無法獲得滿足感,無法感覺到工作帶給我們那種充實而愉悅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工作不僅僅只是為了金錢,能夠吃飽穿暖,而是要找到工作帶來的價值感。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能獲得幸福。
找到工作中的價值感
如果想要找到工作中的價值感,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工作。這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困惑的問題。初入職場,很多人會感覺到迷茫和恐慌,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比如,我老公的弟弟就有這個問題,大學剛畢業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敢踏入職場。然後說,那就考研吧,結果考了兩年沒考上。我問他: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出來找一份好工作,還是說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感?他說:不知道。
這些問題想必很多人都有,初入職場的不確定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比如不知道怎麼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這是一個誤區,你把問題搞反了。其實,我們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如何建立人際關係,而是首先應該想想怎麼在這份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人際關係網是逐漸建立的。
當一個沒有行動的能力,那麼什麼都無法做好。因為沒有勇氣「做夢」的人,自然沒有目標和方向。所以,請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沒有勇氣,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為什麼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為什麼自卑等等。越早發現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越早去修復它。
內向的人適合什麼工作
有人問內向、自卑的人適合什麼樣職業?自己不喜歡這個工作,但又害怕沒有更好的工作怎麼辦?我在《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這本書中說過,內向人的腦迴路比外向人長,他的思考會更加的深入,他可能說一個事情之前會非常詳盡的考慮以後,才去說這件事情。
那麼內向的人,其實他的演講能力、表達能力也是非常強。內向的人非常善於一對一的交往,可以做非常好的朋友,因為他們善於聆聽,善於跟你構建這種非常細膩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們擁有內向人的朋友是非常幸運的一個事。
不要覺得我內向,我就糾結應該進入什麼樣的職業,覺得內向的人是不是只適合某一種特定的工作。不是的,其實你可以選擇任何自己喜歡的工作。
在這裡最重要的是,你要搞清楚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好的工作指的是什麼?搞清楚這些你才能給自己制訂詳細的執行計劃。如果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請先進入職場這個大家庭,然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
如何逃離工作壓力
其實任何工作都是有壓力的,俗話說,壓力就是動力。很多人說,每天工作都很忙,連午睡的時間都沒有,人逐漸疲憊、心累、抑鬱。對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對於加班
工作加班加點,感覺自己好累啊。比如996甚至997的工作模式,在北京很常見。很多人說每天除了加班就是加班,整個人都變得焦慮了。這種情緒其實是很常見的,因為人們面對壓力、生活挫折時都會感覺到抑鬱。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呢?書中有一位答主的回答我覺得很有幫助,我們來看看。
第一,改變認知,保持正念。工作是一場修行,我們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讓內心變得安然快樂,秉持正念,全身心投入工作。心靜時我們便能保持正念,覺察自己的狀態,讓自己進入輕鬆、有效,正能量的狀態,也能及時停止犯錯,及時止損。
第二,總結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忙而不亂。我提煉一下《零秒工作》這本書的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利用PDCA 管理循環。
什麼是 PDCA 管理循環?
比如,想要製作一份企劃書。首先你要先制定一個計劃 P——Plan,需要寫什麼,要向讀者傳達什麼,明確地把握企劃書的整體綱要。之後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去執行 D——Do。然後還應定期評估計劃的執行情況,這就是 C——Check,注意檢查計劃與結果的差別,並隨時督促自己把握好進度,以達成最終目標。 如果計劃沒有完美執行,或者是計劃失敗,那麼,我們就要根據計劃與結果的信息反饋及時地指導和修正計劃,這就是 A——Adjust。糾正後又是一個新計劃 Plan,然後你又可以按照新的計劃繼續執行、檢查和修正。
其次,工作不要過於細緻。
一直把細緻視為生命的人應該明確,在工作中,「成功=工作順利完成」。首先應該明白,要完成工作就必須對工作有整體把握。在全力完成工作之後,再回頭重新檢查一遍,從整體上來說實際上也是細緻地完成了工作,如果一直在糾結一個細節,最終會導致整個工作無法順利推進。
最後,儘量避免返工。領導交待的任務在很多時候,可能和我理解的會產生偏差,只有我們識別出這種偏差我們才能避免返工。怎麼做呢?製作工作完成概要單的方法。
就是當上級布置完任務之後,可以請求上級寫一份詳細的工作完成概要,主要包括工作目標,想要達成的結果是什麼,完成時間,需與哪些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等等。
如果讓領導寫一份這樣的工作完成概要比較困難,那就自己寫一份這樣的工作完成概要單,然後找上級領導確認,看自己理解的是否和上級領導理解的一致。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工作的整體情況。
對於領導
領導總是對你發脾氣,看見領導就覺得害怕,怎麼辦?其實跟領導怎麼相處是一門藝術,領導和你的工作職責是不同,他可能想的要比你多。當領導對你發脾氣時,你應該想想他為什麼會對你發脾氣。
領導分為兩種:指責型領導和引導型領導。指責型領導就是當你犯了錯誤會指責你的錯誤,會批評你,但是不會告訴你錯在什麼地方,而且會絮絮叨叨說個沒完。而引導型領導當你犯了錯誤的時候,會通過引導的方式告訴你這件事錯在哪?怎麼做更好,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
也就是說,指責型領導只看到你不好的方面,你的錯誤;而引導型領導會通過你的錯誤去指正,讓你能優化自己的工作,從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碰到了指責型領導也不要害怕。書中有幾個方法幫助你應對。
第一,只聽不說。就是領導對你嘮叨你靜靜地聽着就可以了,如果對,那麼你要虛心接受,如果不對,那麼你可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你總是靜默不語的時候,領導就會覺得沒意思,嘮叨的時間也就變短了。千萬不要頂嘴,這樣做只會越來越麻煩。
第二,冷靜地分析和判斷。領導對你發脾氣是有原因的,我們一定要沉住氣,不要害怕。你要想想領導為什麼會發脾氣?是你做某件事沒做好?還是說錯話了?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樣才能避開雷區,做出理智、正確的行動。
第三,學會關心領導。關心領導與領導友好相處有益於我們升遷。領導其實也希望得到下屬的關心和理解的,他也是人,不是機器,所以不要害怕,勇敢行動。
總的來說,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增強心理彈性。也就是說,你的心理素質是需要提升的,不要害怕領導對你發脾氣,要知道坦然接受也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