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
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寫作《如何閱讀一本書》外,以主編《西方世界的經典人並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相異而聞名於世。
查爾斯·范多倫(1926-)先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故離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將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大幅度增補改寫。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人們越發感覺到自己知識的匱乏,於是就誕生了「碎片化學習」這一理念。隨之出現的問題就是大家覺得應該多學一些知識,充實自己。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學,漫無目的的找各類學習資料。
今天分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會告訴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學。閱讀完這本書,相信能夠解決你讀書的三大難題,第一是時間、精力不足的問題;第二是記不住、看不懂、理解不夠的問題;第三是書讀不完,看不下去的問題。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將它劃分為4個部分
1、閱讀理論:閱讀的基本原理;
2、帶着問題去讀書;
3、刻意練習閱讀:自然的選擇適合你的方法讀書;
4、實踐書中內容:做到知行合一。
閱讀理論
步驟
(1)主題:目標,讀書要給自己立下一個目標,也就是說要帶着目的去讀書,比如:求知、娛樂、解決問題等等。
(2)大綱:對象,選擇要閱讀的書目。
(3)場所:必要條件。我們在閱讀時需要選擇一個舒適的環境,方便靜下心來閱讀。
(4)思考:方法、途徑。思考一下用什麼方法閱讀,以及閱讀的途徑。
書籍分類
我們將書籍分為了4大類。
(1)知識類書籍,最有營養的書籍。
(2)學識類書籍,擴大知識面的書。
(3)工具類書籍,有助於技能的書。
(4)休閒類書籍,愉悅心情的書籍。
方法
(1)泛讀:基礎閱讀,就是從頭讀到尾,大概了解書中講了什麼內容的閱讀方法。
(2)略讀:檢視閱讀,通過這種閱讀方法能夠快速的讓我們理解書中講解了什麼內容。
(3)精讀:
一是分析式閱讀,對自己感興趣的重點章節進行分析,讀過之後可以輸出一篇書評,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或者能夠使用一種工具。
二是主題閱讀,目的是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主題式閱讀搞懂一個領域內的問題,寫出一篇該領域內容的文章,或者將不同書籍裡面寫的知識點進行比較。
階段
我們從小到大,一共經歷了4個閱讀階段。
(1)幼兒園階段:閱讀的是知識類書籍,為了增加認知。
(2)中小學階段:閱讀的是知識類書籍和工具類書籍,為了參加考試;
(3)大學階段:閱讀知識、工具、學識類書籍,建立個人知識體系。
(4)工作階段:閱讀知識、工具、學識、休息類書籍,鞏固知識體系的同時,涉獵廣泛的知識,讓生活更有趣。
帶着問題讀書
很多人讀書讀了記不住、讀不完,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開始閱讀。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一個方法就是帶着「4個問題來閱讀一本書」。這樣一本書讀完之後,你如果能準確回答出4個問題,就已經學會了閱讀一本書的技能。
1、整體來說,這本書講了啥?對要閱讀的書籍主題進行提問。
2、書中的細節,解決什麼問題?對要閱讀的書籍內容進行提問。
3、這本書有什麼道理?對要閱讀的書籍提綱進行提問。
4、這本書有什麼用?對閱讀的書籍意義進行提問。
進行刻意練習閱讀
閱讀速度
兩種讀書習慣決定了閱讀的速度:
一是默讀,很多人默讀時候,用眼睛看着文字,雖然沒有嘴並沒有發出聲音,但是心裏面是跟隨着目光在發聲的,這樣其實會影響我們閱讀的速度。
二是聲讀,就是小的時候,我們拿出一本書就大聲的朗讀出來。但是這種出聲閱讀,其實只能夠記住書中10%的內容,而且也會影響閱讀速度。
因此,我們要儘量用眼睛掃視來閱讀,在讀書時將一隻手指放在唇邊,假如嘴唇有輕微的顫動,就說明我們在默讀,要儘量鍛煉用眼睛掃視。另外,不是必要不用朗讀的方法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姿勢
(1)在閱讀時,要不斷的進行思考,做到眼、手、腦配合閱讀;
(2)閱讀坐姿:身體要正,腰部挺直,大腿平行椅面,小腿垂直地面;
(3)5到4用:
5到是指心、眼、口、手、腦共用,用心理解書中內容,用眼睛看書,用手劃線,用腦袋分析書中知識;
4用是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關聯書中內容來讀書。
閱讀方法
(1)略讀:用讀書筆記或畫一幅思維導圖的方法記錄閱讀內容,方便以後精讀;
(2)精讀:有3種方法,具體如下:
槓桿閱讀術:有目標的去讀,記下重點。用折角,勾畫的方法閱讀一本書。囤積一定量將重點輸入電腦內,打印出來隨身攜帶反覆閱讀應用在實踐中,將整理的重點按照需求分類,但書不讀二遍。
反覆閱讀:對自己有用的書籍,進行分層次反覆主題式閱讀。閱讀書中有啟發的片段,記錄下來;用自己的話複述原文知識,寫出自己的理解,這一步達到的是理解知識本身。
反思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歷,通過反思自己的相關經驗,真正理解這個知識。寫下針對這個知識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以及今後如何應用,讓知識活用到生活中去。
寫書評:讀完一本書寫一篇分析式的讀後感書評,做出一個客觀的評價。
生活實踐
1、知識類是人生任何階段都有必要閱讀的書籍,因此在閱讀過後,一定要創造條件將書中的知識用出來,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2、其他類型的書籍,我們在閱讀完之後可以用以上提供的閱讀方法,將書中的內容與人進行分享,相信通過各種途徑的分享,也能夠將每本書所傳遞的內容變成知識,儲存到記憶當中。
《如何閱讀一本書》屬於知識類書籍,值得我們閱讀後,實踐書中的道理。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與其哀嘆自己的知識匱乏,不如真正的學會《如何閱讀一本書》,它是自我提高的最快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