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陳普

出自楠悦读
孟子
作者:陳普
朝代:

孟子見梁惠王

道氣淒涼七百年,招賢一舉獨非天。
當場禮義難分別,回首空山重惘然。

義利

利出私情害萬端,義循天理樂而安。
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髮間。

王道勸齊王

列國分爭幾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執春秋義,何忍斯民久倒懸。

觳觫牛

堂上一言何自發,分明太極本真存。
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慾遮迷只自昏。

仁者無敵

仁人所在人心萃,魚爵叢淵固自歸。
天命到頭還不外,東征西怨豈容違。

今樂古樂

韶濩無聲鄭衛淫,紀綱條理杳難尋。
雖然古樂非今樂,又與民同無古今。

大勇

大勇非由血氣充,性情義命本來公。
至剛至直純天道,逆理其間何所容。

王政

分地因天各有宜,財成輔相只當爲。
相忘祿産沾濡重,皥皥渾渾自不知。

不遇魯侯

齊梁舊事慣常陳,道運湮微且莫伸。
便使臧倉無阻間,魯侯未是有爲人。

不動心

見道分明了不疑,氣常無暴志常持。
確乎理氣爲標準,變故艱危豈足移。

知言

識見超然地位高,人言情僞察秋毫。
一些疾病生心腹,明鑑當臺不可逃。

養氣

養氣元來甚可爲,只須身與理相隨。
待今自反俱無歉,直是工夫效驗時。

浩然

至剛至大莫能言,宇宙天人總一般。
須是意誠心正日,本來體段始堪觀。

具體而微

道體本來無限量,其間細大競差殊。
只爭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絕無。

王霸

德誠已有奚容力,假僞非由力莫爲。
若使桓文居萬里,不知功效竟何施。

乍見入井

乍見無從那處生,非思非勉出天真。
苟無物慾相攻奪,人性如何有不仁。

天爵

利名物外奚必用,至貴無虧備自身。
舍己從人徒取賤,到頭還自喪其真。

子路喜聞過

諱疾之人每忌醫,夫誰有過喜人規。
仲由勇義能如此,令聞無窮百世師。

善與人同

善出於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無殊。
常人未免爲私累,上聖之心道與懼。

隘與不恭

異端豈必皆邪說,執一之偏或過中。
隘與不恭如失正,到頭流弊亦皆同。

天吏

生殺存亡我敢專,德刑予奪出諸天。
曰天所命惟其理,夫豈諄諄告語然。

堯舜之道陳王

自賊其君固不恭,責難陳善乃爲忠。
要知堯舜夫何道,只在常言仁義中。

周公之過

過血乖離慘極刑,人情天理豈其真。
天心處置非無意,故把瑕疵累聖人。

孟子去齊

女樂之行恨未忘,時人又爲去齊傷。
聖賢出處常如此,道運終天孰主張。

性善

異論縱橫害已深,一言性善發天心。
民彝物則依然定,多少綱常起獸禽。

文公三年之喪

性善之言一動心,至誠惻怛出天真。
紛紛狗彘乾坤裏,獨有居廬啜粥人。

許行

治國兼耕豈理歟,陰謀亂政肆崎嶇。
仲尼若使爲司寇,許子難逃兩觀誅。

夷之

厚葬非徒識所先,分明至愛自心根。
憮然一悟奚從發,爲有良知尚未昏。

枉尺直尋

計利無非患得心,誰能枉己直於人。
既甘隠忍無羞惡,氣餒如何更復伸。

詭遇獲禽

詭遇背馳先自失,丘陵之獲亦何爲。
彼哉舍己狥於物,所得安能直所遺。

公孫衍張儀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
三二百年天地裏,十棚木偶弄嬰兒。

大丈夫

玉食珍羞不謂榮,簞瓢陋巷豈爲貧。
亭亭當當無偏倚,宇宙綱常任自身。

孟子好辯

禽獸縱橫鬼魅多,人間岐路總差訛。
當時緘口終無語,天理民彝竟若何。

陳仲子

民彝萬古在乾坤,人道寧同鹿作奔。
縱使披毛兼辟穀,何能一日立人間。

聖人人倫之至

圓頭方腹一皆人,堯舜元非鳳與麟。
道德文章光萬世,看來只是盡人倫。

巨室

豶豕之牙須有道,執牛之尾豈良圖。
亂臣賊子乾坤裏,天地人心未必無。

仁不可爲衆

天下最強惟理義,英雄顛倒莫能爲。
依依一縷人心在,天命於斯自不違。

自暴自棄

所性自來非不善,居參豚犬豈人情。
昭昭日月明如鏡,瞑目甘心冒昧行。

思誠

氣形與理一齊生,誠妄相須兩並行。
須是本心無走失,所存熟後自能誠。

養志

世俗養親惟口體,誰能養志若曾參。
至誠順適無違昲,爲是心其父母心。

格非

糾繆繩愆皆末務,徒勞事事與之爭。
非心格盡常於道,本正源澄萬派清。

舜大孝

暮雨梧山淚滿襟,皇天珍重意尤深。
一時瞽瞍烝烝乂,萬古人間慈孝心。

赤子之心

真淳未鑿本諸天,飲食啼號所性然。
情慾不生無外誘,聖人之質自渾全。

自得

勿助勿忘隨所事,潛心積慮孰加功。
待須默識心融後,左右逢原觸處通。

博學反約

事理紛紛未易窮,其間脈絡要通融。
能於博處知其約,漸次收功一貫中。

由仁義行

聖心仁義相爲一,行動無非個裏來。
已自不思並不勉,曷嘗著意爲安排。

禹湯文武周公

千聖相承惟道一,憂勤惕厲意尤深。
至誠之理元無息,有息良非天地心。

詩亡春秋作

鄭衛聲中聽雅歌,父仇莫奈母恩多。
無人出任綱常主,空有乾坤著羽毛。

私淑

百有餘年澤未窮,寒潭秋月寸心同。
尼山想像人如玉,夜半相逢夢寐中。

行所無事

天理須殊本自然,自然天道合無天。
一毫小智生穿鑿,所性之真已弗全。

終身之憂

冠屨昂昂數尺軀,聖賢無我意何殊。
伊人德業光天地,在我寧甘食粟夫。

易地皆然

今古無過只一中,隨時適變不相通。
聖賢心術無偏倚,事業雖殊道則同。

齊人妻妾

簞瓢門柝不堪貧,奴婢甘心自屈身。
駟馬高車光郡國,看來等是乞墦人。

終身慕父母

外物安能亂本真,終天眷慕受恩深。
大人所在元無壞,不失初來赤子心。

憂憂喜喜

骨肉真情出不期,捐階蓋井我何知。
風埃滿目閒來往,天性曾無一點疵。

禪繼

處變安常兩不同,聖心天地與爲公。
要知授受精微處,不問親疎共一中。

有庳

弟兄小忍與堪憐,公義私情獲兩全。
管叔若教封有庳,如凶凶罪豈無偏。

放太甲

未道鳴條作網羅,近來亳邑轉偏頗。
嗣君可到先王墓,爲問南巢事若何。

要湯

畎畝一身堯舜樂,幡然堯舜在君民。
別無鼎俎要湯具,爲有華勳道在身。

百里奚

貧來芻牧竟何疑,只是要秦一事非。
爵祿無心殊已久,誰能白首戀輕肥。

大成

任與清和猶是器,偏於所執不相通。
大成之德該全體,萬理同歸一貫中。

貴貴尊賢

貴貴如天禮極隆,無人更識下賢風。
豈知坤位居乾上,天地之交泰道通。

天位

天位待賢良有以,理天之物治天民。
近來職掌歸西邸,不是朋親即富人。

獵較

道體從宜無害義,不容外物獨違時。
未能槁食並泉飲,咽李哇鵝豈可爲。

爲貧而仕

君子入官須事道,仕而非道似非常。
抱關擊柝雖卑賤,職分終然不可忘。

尚友

賢聖雖亡心不死,詩書所在即其人。
大人取友無今古,天地中間一性真。

杞柳

梓漆椅桐質本奇,用而爲器始皆宜。
倘令杞柳非柔順,未必桮棬可得爲。

湍水

湍水縈迴隨所決,亦須順道乃從流。
若非所性元趨下,料可東西決得不。

生之謂性

理氣雖然不可無,形而上下有精粗。
槩將動作名爲性,天地同爲牛馬區。

義外

所長之人雖在外,敬之之道自中推。
可憐告子灰心久,禮物昏迷不自知。

食色性也

食色雖然人固有,原於形氣所由根。
苟徒即此名爲性,太極之真已弗存。

有物有則

大而天地無邊際,細入無倫極眇綿。
一器之中涵一理,隨其所在莫非天。

理義悅心

芻豢膏粱嗜不休,悅心之樂孰能求。
倘知禮義真滋味,陋巷簞瓢豈足憂。

牛山

氣化流行出一元,生生之理自天根。
倘無斤斧牛羊累,觸處均沾雨露恩。

夜氣

氣無所帥任崩奔,東騖西馳利慾昏。
人事才停機械息,天心無間本真存。

一暴十寒

一粒微陽稍兆和,嚴凝莫奈雪霜多。
天人勝負爲消長,造物其如所息何。

捨生取義

義在甘心自殺身,人情天理此爲真。
誰能出段乾坤裏,長作偷生負罪人。

求放心

放豚無跡競西奔,著意追求孰用功。
惟必操存能主敬,依然不離這腔中。

養小失小

爲堯爲舜配三才,功用都從此處來。
顛倒反爲饑渴想,迷輕失重亦堪哀。

心官則思

心嚴內主役群形,百體欽承順令行。
若失所思隨欲動,反爲形役自紛爭。

天爵

天爵在人非我有,重輕取予係於人。
要知良貴人難奪,德義尊榮本自身。

仁熟

雖然仁道係心根,熟處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堯舜之道孝悌

堯舜巍巍道極隆,豈徒行止疾徐中。
事親敬長根天性,愚智由來一本同。

生憂患死安樂

路向平夷多折軸,或因危阻遂安全。
吉凶豈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盡心知性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窮理亦能昏。
心須物格無餘藴,藩蔽開除本體存。

存心養性

心體能存無走作,油然義理自中生。
更無物慾相攻伐,萌蘗欣欣競向榮。

事天立命

窮理知天所性全,存而順事沒而安。
保全是理無容失,所受於天或可還。

正命

脩身盡道素無愆,變故之來出自天。
比死見刳申子死,亦皆義理所當然。

萬物皆備

一性之中兼萬善,人人無欠亦無餘。
倍蓰什伯相爲遠,性分之原豈有殊。

人不可以無恥

恥字在人爲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
所存所失分岐路,爲跖爲堯遂兩途。

過化存神

德既能明效自充,黎民皥皥變時雍。
神功妙用渾無跡,只在純而不已中。

良知良能

孩提親長根天性,堯舜由來共一初。
情慾既趨天者滅,反疑性惡復何如。

天民

皇天賦予各成形,萬理兼該備自身。
所謂天民非有別,能全所賦以爲人。

不愧不怍

己私凈盡復何爲,觸處逢原與理隨。
心廣體胖無所累,浩然之氣未嘗虧。

執一

事理紛紛千萬億,豈容執一以爲中。
聖賢心術無偏倚,只在能權識變通。

井未及泉

井深九仞已勞功,未及於泉等是空。
學問垂成還自棄,有爲何異不爲同。

踐形

理苟非形何以具,有形有象即其郛。
非能盡性充乎體,空守人間血肉軀。

時雨之教

善教惟迎欲發機,神方啟沃妙乎時。
沛然化境無留滯,弄月吟風自不知。

親親仁民愛物

仁體雖然無不愛,當知貴賤與親疏。
誠心應物寧容僞,天性由來一本真。

當務爲急

道之所貴通全體,何暇區區旋較量。
惟是綱維無所作,千條萬目自分張。

仁者人也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氣中涵太極真。
道即是身身即道,從來道外本無身。

山徑

山徑之行才不用,依然茅{艹/槩}是荊榛。
人心頃刻無容放,稍或遺忘欲遂生。

養心寡慾

心體自然安用養,多因迷欲易成昏。
但能寡慾無私累,本體清明理自存。

善信美大

善得於心皆實有,本根植立已無虧。
美而且大並神聖,熟後工夫出不期。

聞知

神知不在見知聞,氣化流行一本存。
軻後誰言無復有,遺歌依舊起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