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幸福之路》是羅素探索現代社會幸福問題的經典生活哲理書。全書簡明扼要地分為「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大部分,不去講高深的哲理 和枯燥的說教,而是直接反思生活中最常破壞幸福感的消極心理因素,如競爭、疲勞、嫉妒、罪惡感、受害妄想等,直接給出獲得和提升幸福感的具體生活建議,如通過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閒情逸緻等。

我們為什麼不幸福?

對於上班族的我們來說,經常會感到焦慮,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進行娛樂活動,每天不是加班就是加班。早上起床也是趕着去上班,談何幸福?痛飲和狎昵被奉為快樂法門,所以人們趕快多喝,儘量無視令人作嘔的同伴。酒精奏效之後,男人開始哭泣,痛訴自己無德,配不上母親的奉獻。酒精幫他們宣洩了平素為理性所壓抑的罪惡感。凡此種種不幸福,部分源於社會制度,部分在於個體心理——當然,個體心理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社會制度的產物。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不幸福呢?

疲憊

我們現在的社會快速發展,機會很多,但是對於很多白領來說壓力也就會變大。所以,他們的精神壓力就會讓他們感覺到很累。

比如,我們以前生活在農耕時代,我們遇到的人都是我們熟悉的,和熟人在一起,我們就不會覺得緊張,就不會覺得累。但在今天的工業社會,我們永遠會遇到陌生的人,然後我們心裏面就砰砰跳,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應對這樣的陌生的人,我們一直生活在這種忐忑之中。 再比如,現在我們都用微信。老闆一個微信就能找到你,讓你不是幹這就是干那。還有客戶也會時不時的找你干點啥,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就會覺得好累啊,焦慮感、疲憊感接踵而至。

煩惱

我們得到一輛車,就想要一輛更好的車,這就叫「看着碗裡的,惦記着鍋里的」。你明明現在已經得到了一點好處了,但你不甘心,你覺得你還要拿更多的好處,你需要追求更大的快樂和愉悅,欲求不滿,這種狀態就會讓你煩。

陷入煩悶狀態的人,就會去尋找刺激,因為只有興奮和刺激,才能夠填補他們靈魂中的空虛。一個人沒有辦法在他的靈魂深處自己開發出樂趣,他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帶給他一些適當的愉悅,這就是煩悶的本質。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快時代了,在這個快時代裡面,所有的信息都以刺激你的感官為目的,沒有辦法觸及你靈魂的深處。當你的靈魂適應了這種刺激模式,一旦沒有這些新的刺激進入你的大腦,你的靈魂就會進入煩躁狀態。

害怕

年輕人總是要求創新的,而四周的輿論都是被年長的人所控制的。所以,在年輕人和年長的人之間總是有種種的意見分歧,年輕人就非常害怕被年長的人打壓,但是同時又害怕因為自己的意見長期地被年長的人打壓,以後自己就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了,這就是青年之怕。

羅素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生產生活高度豐富化的現代社會裡面,所以年輕人職業的選擇方向應該要比長輩寬廣得多。這就意味着我們選擇的機會比較多,比如,你可以去外面的城市打拼,尋找一份新的職業,改變你生活的小環境。

年輕人在尋找工作的時候,不能夠僅僅盯着薪水,你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如果你僅僅為了錢,去做一份你自己不太喜歡的工作,你的人生的幸福量,就會大大地降低。相反,如果你能和更多的同道中人在一起工作,那麼你的幸福感就會大大地上升。

另一個是病態之怕。就是一種受虐狂的心理,或者說是受迫害妄想症,總是覺得這個世界對不起自己,別人總是忘恩負義,而自己是受害者。這種想法會極大地損害人生當中的幸福,那麼,怎麼樣來克服這種變態的偏執的心理呢?

第一個,不要高估你的道德動機;第二個,不要太高估你的才能。這樣可以保持心態平衡;第三個,不要期望別人一天到晚關注你和關心你。第四個,不要以為所有人都在秘密地注視你,你也並不是世界的焦點。

比較

作者描述了一個在現代的辦公室里工作的白領的精神狀態。表面上看起來,這個人穿着光鮮,收入不錯,有可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女,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裡面也買得起房子。但問題是他吃完飯以後,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職場上的應酬。然後回到家裡,又接了一通電話。上床了以後,還在思考明天怎麼應付各種各樣的客戶,怎麼應付老闆提出的新要求,怎麼完成今年公司各種各樣的考核目標……他的精神一直處在一種百米競跑的狀態中,他根本就沒辦法停歇。 他為什麼得不到停歇呢?因為他在比。他在和公司里的同事比。公司在和誰比呢?公司在和其他的公司比。每個人都在這樣一種內卷化的比較中,感覺到身心疲憊。所以他並不幸福。他沒有多餘的時間來過自己的生活,無法得到放鬆。他過的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庭生活,而是一種純然的機械的生活。

我們需要以和諧為目標,如果我們把追求幸福當成是我們人生的最終極目標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放棄很多物質上的追求,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求心靈上的完滿。

其實攀比的根源就在於嫉妒。嫉妒是人類的一種天性。而且源自於古希臘的西方民主制度。比如,在古希臘就有所謂的「陶片放逐法」。根據陶片放逐法,如果你看到城邦裡面有任何一個人,他的智力、演說力、感染力都非常卓越,那麼,你就可以在一個陶片上寫上他的名字。如果能夠湊齊足夠數量的此類陶片,就可以把這個人逐出城邦。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大家覺得在智力和能力上特別卓越的人,天然就有可能成為獨裁者。表面上看這是保衛民主,但這就像一群才智平庸的人,變着法兒地去迫害那些才智超過他們的人。所以,民主的運作和對於賢人的嫉妒,這兩者之間是有一種內在的關聯的。

很多西方制度的鼓吹者都說西方的制度好,是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但民主所帶來的平等主義是在遏制自由。因為平等主義會帶來嫉妒心,而嫉妒心對於智慧水平比較高的人的自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嫉妒是一件很壞的事情,那嫉妒作為一個病該怎麼治療呢?

第一,善待兒童,也就是說在對於兒童的教育當中,要讓他少受嫉妒之心的蠱惑,那怎麼做呢?比如,在多子女家庭裡面,父母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厚此薄彼。你如果厚此薄彼的話,那麼就很可能會讓那個較少得到關愛的孩子產生心理扭曲。

第二,少比較,多看看。對於成年人來說,就是多看看你現在賺的錢能不能滿足你現在的需要,你多想想現在手頭的錢自己是不是夠用,那麼你的幸福感就會增強很多。

作者說:你若渴望光榮,那麼在你上面還有拿破崙,因為拿破崙的光榮比你多。但拿破崙的光榮又算什麼呢?即使你是拿破崙,拿破崙還可以嫉妒凱撒。但是,你即使是凱撒又怎麼樣呢?凱撒還嫉妒亞歷山大,他覺得古代的亞歷山大大帝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要比大器晚成的自己來說更加幸運。那麼,我們就去做亞歷山大吧!但亞歷山大生活得也並不快樂,他的嫉妒對象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你瞧瞧,他嫉妒的對象是完全不存在的、虛構的——總有一款嫉妒適合你!有必要嗎?

第三,不要太謙卑。就是嫉妒的人往往過于謙卑,嫉妒是自卑的一種體現。自信的人是通過肯定自己,來獲得自己生命的支撐點的。但是,如果有些人他在自己當中找不到生命的支撐點,他只能通過一種攻擊性的方式來肯定自己,那就是否定別人。但如果我們多花點功夫善待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找找自己身上的優點。這樣的話,不論是對於別人還是對於你自己來說,幸福感都能夠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如何獲得幸福

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奧秘在於:讓你的興趣儘量廣泛,對你關心的人與事表達出更多友善,而不是敵意。作者說,你要培養出興致,要讓你的生活變得有趣。

興致

什麼叫興致呢?要理解所謂興致,最好的途徑是想想人們坐下來就餐時的不同表現。有些人覺得吃飯簡直是件麻煩事,無論食物多麼精美,他們都沒什麼興趣。

作者說,如果我們把生活當中的各種各樣的享受,比作一次晚宴的食材的話,那麼很明顯不同人就會採取不同的態度。你看到有些人是饕餮之客,不吃到吐是不行的,拼命地吃,玩了命地吃。這種人在生活哲學裡面對應的是哪種人呢?他們就是縱慾主義者、享樂主義者。

縱慾主義和享樂主義能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呢?拼命地在晚宴上吃是不是能夠讓你幸福?並不會幸福,為什麼?比如,統一日本的德川家康因為在一次吃魚的時候,吃了太多的烤魚,造成急性蛋白質中毒,結果就死了。縱慾主義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在一件事情的歡愉上投入過多,這就影響了他們人生的整體的歡愉,所以他們未必算是幸福的。

但是,還有一些人是抱着責任心來吃飯的,把吃飯看成是一個科學實驗,他們每次吃飯之前都得計算有多少克的卡路里,有多少克的碳水,然後一不小心過量了……真是煩得不得了。

這種態度就可以對應於人生哲學裡面的禁欲主義者。禁欲主義者對於所有的人類的欲望保持着一種警惕之心,用數學般的眼光來檢查他們的行為是不是超出了教科書所允許的範圍。這種態度會讓你陷入持續緊繃的狀態,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快樂。

那作者認為的快樂是什麼樣的呢?是一種真正的美食家的快樂。美食家就是吃一口食品,然後他要充分地、慢慢地咀嚼這個食品,讓這個食品能夠和自己的味蕾親密地接觸,產生豐富的感覺,刺激他的大腦。美食家工作的要點是什麼?他並不是追求那種縱慾般的歡愉,他追求的是一種神聖的享受。美食家吃的時候,對食物抱有敬畏之心,並不會像那些禁欲主義者那樣,僅僅把食物看成是卡路里,美食家會像尊重神靈一樣地尊重美食。

所以,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如果你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愛好的話,那麼在遭遇人生變故的時候,你就可以啟動這些愛好所蘊藏的幸福潛能,來補充你的人生能量。

興致的培養對於提高你的幸福感是很有幫助的。興致的特點是什麼,我們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這個興致往往是針對於外者的。比如,我對體育運動有興趣,對收集舊錢有興趣等等。

愛情

感覺缺愛是一個人喪失興致最重要的原因,反過來,有了被愛的感覺便能極大地激發興致。在現代這個內卷化的時代裡面,愛情也是被高度邊緣化的東西。

愛的本質是什麼?是尋找安全的港灣。安全的港灣是指心靈上可以寄託的地方,這在相當程度上和你培養一個小的、無害的嗜好是一樣的。如果我的嗜好就是唱歌,那麼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時候,只要我開始唱歌,我的靈魂就得到了安放,這就是我的愛的港灣。

如果我們忘記了「愛情本身是安全的港灣」這樣一個基本的原則,那麼愛情作為一個幸福滋生地的意義就會徹底喪失。

工作

我們知道,找到我們喜歡的工作是多麼重要。如果工作不如意,職場不如意,這給你帶來的不幸福感會成比例地壓過家庭帶給你的不幸福感,所以在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留心。

那麼,怎麼樣能讓我們工作得開心呢?第一,你的工作一定要讓你的技巧有發揮的空間。第二,就是要有建設性。就是這個工作可以讓你有成就感,你能把它做出來,然後就會很開心。

所以,工作里最煩人的情況,就是你做的工作是一個很龐大的環節當中的一個小零件,你也不知道做出來的是什麼,你做的東西讓你無法獲得成就感,那麼你就會感覺很挫敗。

但是如果你能看到你的工作給公司帶來收益,給社會創造價值,那麼你就會感謝幸福。所以,一個可以提高工作中的幸福感的手段就是讓大家看到成品,並且讓大家看到這個成品,是怎麼服務於社會的。

幸福之路 導圖
幸福之路 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