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智慧-讀書筆記
作者埃莉·拉丁格,1951年生,德國科普作家、自然學家和專題記者,享譽大西洋兩岸的狼保育專家,專注於研究狼、狗、自然和環境。拉丁格在三十年前放棄了律師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她所熱愛的事物──觀察狼和寫作中。她曾在美國黃石公園潛心研究狼群25年,著有多本介紹荒野狼群的書籍,包括《與狼親吻》《黃石野狼》《冬狼:聖誕選集》等,拉丁格還經常參與相關講座和研討課,分享她多年的野外觀察以及與野狼的奇遇故事。
時疫之下值得你一看再看的動物之書。1個人,25年,蹲守荒原,與野狼為伴,用切身體驗傳遞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力量和教訓。這是一本研究真實的狼性文化、狼的管理藝術、狼的行為情感、狼的成長教育、人與狼的關係等紀實性權威讀本。
狼的家庭生活
狼的家庭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狼真的是沒有任何感情、殘暴冷血的動物嗎?作者在書中提到,它們都是平和安詳的,它們目光炯炯,英姿勃發,那些面目猙獰的鏡頭,它們只有在發怒或者狩獵的時候,才會開啟「戰鬥模式」。
狼是群居動物,它們是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狼群通常是由一對夫妻和它們的後代,以及個別叔伯輩的狼組成。偶爾,它們也會接受外來落單的孤狼成為家族成員,這樣有利於保護狼群基因的多樣性,避免出現近親繁殖。但總體上,狼群跟人類一樣,是過着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每個狼群有自己的領地,保護領地是重要的日常工作。只有在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才會有一隻或幾隻狼脫離狼群,到其他地方尋找生路,它們可能會與路上遇到的其他孤狼組建新的家庭,並繁衍後代。
一般來說,一個狼群的規模在7到37隻狼之間,統領整個狼群的是一對狼夫妻,這兩個「大家長」被生物學家們叫做「頭狼」。頭狼夫妻大都相伴終生,除非其中一隻先死掉,才會有新的繼任者填補空位。能擔任頭狼的,不一定是狼群中最年長或者最強壯的,而是那些個性鮮明的狼。頭狼地位的獲得不是依靠暴力,而是靠生活經驗,經驗讓它們在任何緊急的情況下,都能為大家迅速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一旦做出決定,整個狼群就要無條件地接受。
在狼群中會有嚴格的等級和分工,它不是由頭狼決定的,而是每個家庭成員在成長過程中,慢慢了解到自己的稟賦,然後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它們會根據自己的稟賦為家族貢獻力量。每個家族成員都很清楚自己在家裡的位置,也知道遇到事情應該聽誰的。
通常,它們相處得非常和睦愉快,家庭成員之間會互相關愛和照顧。作者說,狼的家族意識,在大自然的眾多生物中是少見的,家是狼群的生活主題,也是它們活着的全部意義。為了保護其他的家族成員,狼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比如,對幼狼的保護。野狼的平均壽命只有9到11歲,它們每年繁殖一次,平均每胎產幼狼五六隻。每隻幼狼都對家族勢力的維持和基因的延續特別重要,但幼狼很容易遭到其他狼群或者猛獸的偷襲,所以,幼狼不僅會受到父母的關愛和保護,它們的叔叔、姑姑、哥哥和姐姐們,也都會給予無私的照顧,也就是說,整個狼群會共同承擔起養育幼狼的責任。當狼崽還在母狼肚子裡的時候,狼爸爸或者其他子女會給母狼帶來食物。幼狼出生後,除了喝奶之外,還要吃大家吐出來的、半消化的食物。這種共同養育的方式,讓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特別深,集體意識也就特別強。
作者親眼見過,一位頭狼母親保護子女的壯舉。有一次,一個狼群的雌性頭狼,在剛產下幼崽的幾天後,突然遭到另一個狼群的圍攻,它剛剛分娩完,身體還很虛弱,但為了孩子不被敵人殺害,它奮力奔跑,把狼群引開了,最後自己被逼到一處陡峭的岩石上。前面是絕路,後面是追兵,它如果跟敵人硬拼,那必死無疑,它的幾個孩子也會因為沒有奶喝而被餓死。沒想到的是,所有對手都低估了它活下去的決心,它竟然從岩石上縱身跳了下去,結果沒有摔死,後面的狼群也沒敢再追,那幾隻幼崽也被保住了。那麼這樣團結友愛的家庭氛圍是如何形成的呢?
狼爸狼媽很少斥責孩子,而是會做好孩子們的榜樣,向它們示範各種生活和狩獵的技能,小狼會通過觀察和模仿習得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其次是在遊戲中學習,比如一位頭狼父親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和小狼們玩摔跤,而且它最愛做的就是假裝被打敗,小狼會跳到它的背上,啃咬它的皮毛,臉上一副陶醉的勝利的表情,通過這種遊戲,小狼獲得了「征服」比自己大的動物的自豪感,這種自信正是優秀的獵手們所必備的;最後是必要的規訓,當小狼屢次犯同樣的錯誤的時候,狼爸狼媽會讓它們承擔後果,教育它們行為處事要有度,要有團結協作和保護自我的意識。
除了養育幼狼之外,狼群還會照顧受傷、生病或者年老的家庭成員,這在自然界中可就不多見了。作者親眼看到過很多次,有的狼因為狩獵或者與入侵者爭鬥而傷殘,這些傷員會得到整個狼群的照顧。狼群在出發狩獵時,會有狼留下來保護它們;狩獵回來後,狼群會給它們帶來食物。還有一次,她甚至看到狼群就像照顧狼崽那樣,反哺一隻年邁的老狼。
事實上,老狼會被狼群格外尊重,它們在狼群中享有比較高的地位,因為它們有豐富的生存經驗,尤其在一些緊急時刻,往往能為團隊做出特殊的貢獻。雖然老狼的體格不再強壯,很少直接參與捕獵,但只要有老狼在,狩獵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尤其在與其他狼群爭奪領地的時候,老狼常常是制勝的王牌。在優勝劣汰的叢林社會,老狼能夠存活下來,必定身經百戰,它們有豐富的經驗,懂得處理各種危機,也懂得避免沒有勝算的爭鬥,整個狼群都可以從它們的經驗中受益。
狼的團隊協作
野外真實的狼群,是如何進行團隊協作的呢?很多人可能認為,級別最高的頭狼走在最前面,而其他成員會按照級別依次排在後面,低級別的成員必須與前面的狼保持距離,不敢超越,生怕頭狼會斥責或者撕碎自己。但作者告訴我們,這種想象完全是錯誤的。她看到的真實情況是,走在最前面的是狼群中的青壯年,因為它們體格強壯,能為整個狼群在積雪中開路,也為後面的頭狼夫妻節省體力。跟在頭狼後面的是其他成年的母狼,它們步態悠閒,就像是在逛街;在隊伍最後面的是幼狼,它們慢騰騰地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如果狼群突然發現有什麼潛在危險,頭狼夫妻會毫不遲疑地走到隊伍的最前面觀察情況,再帶領隊伍繼續前進。整個過程沒有爭吵,也沒有逃避,頭狼是絕對的權威。
頭狼作為大家長以身作則,承擔責任。日常的「團隊建設」,狼群會通過大量的儀式,比如一起嚎叫、互相梳理毛髮、輕輕地啃咬、舔舐、撫摸來增進感情。頭狼要維持團隊和睦,它們在處理內部矛盾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動用武力,而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一聲咆哮,就能起到威懾作用。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狼就會知趣地低頭認錯,或者悻悻地走開。那在戰鬥狀態下,狼群是如何協作的?
狼的狩獵對象主要是有蹄類的動物,在黃石公園裡,主要是麋鹿和野牛。一隻狼的體重一般在50到70公斤,跟一個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差不多,而一頭麋鹿的體重可以達到350公斤,一頭野牛則可以達到一噸重。也就是說,狼的獵物比自己重5到20倍。麋鹿與野牛都有尖角和有力的蹄子,稍有不慎,狼就會被撞成重傷或者踢斷肋骨,所以,它們必須藉助團隊的力量。那麼,狼群在團隊戰鬥中是如何克敵制勝的呢?
周密的進攻戰略
狼群的戰略精髓,就是先觀察,再合圍,再試探,最後進攻。一開始,野狼會藏在灌木叢或草叢裡,或者躲在大石頭後面偵查,等待獵物現身;當它們發現獵物在遠處出現,先會按兵不動,耐心地等待獵物一點點靠近;直到最後時機成熟,它們就突然衝出來合圍獵物。另一種獵殺方式是伏擊,也就是,一隻狼先跑到前面隱藏起來,然後其他成員把獵物朝這個方向趕,等到關鍵時刻,事先埋伏的殺手狼便突然躥出來,發起致命的一擊。
捕殺技巧
它們還需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和高超的捕殺技巧。在進攻過程中,狼群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它們會不斷地交流,快速地把所有獵物都試探一遍,它們能從獵物的腳步、速度和神態,敏銳地判斷出誰最為弱小,在誰身上勝算最大,進而迅速鎖定目標。如果目標是只有幾周大的小鹿,那麼,狼會直接撲上去咬住它們的咽喉,一招斃命。但如果是成年的麋鹿,那就至少要兩隻狼來配合行動,它們分別跑在麋鹿的兩側,伺機咬傷麋鹿的後腿,讓它失血而變得虛弱。它們不會直接去咬成年麋鹿的咽喉,因為那樣太危險,很可能會被麋鹿撞飛或者踢傷。
良好的心理素質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有勇猛無畏的精神和強勁的耐力。面對比自己高大壯碩得多的麋鹿或野牛,狼有時候很難找到進攻點,尤其當這些獵物不是四散逃開,而是聚在一起準備正面迎擊的時候,那將是一場持久的耐力的較量,誰能撐到最後,誰就是贏家。狼群會審時度勢,伺機而動,根據天時地利改變進攻策略。
比如,它們可能把野牛逼進厚厚的積雪裡,然後和它展開幾個小時的「車輪戰」,直到把野牛的體力耗盡。而母麋鹿喜歡藉助腿長的優勢跳進河裡,逃避狼群的追殺,野狼沒法下水追捕,它們就會一直在岸邊守候,直到麋鹿被冰冷的河水凍得受不了,不得不重新跑上岸,狼群又會把麋鹿逼到河水裡。直到最後,麋鹿的力氣被消耗殆盡。這樣的一場獵殺通常都會持續幾個小時,狼群需要有足夠頑強的意志和忍耐力,才有可能最終取勝。
日常團隊建設、周密的計劃、清晰的目標、敏銳的判斷力、多元的技能、過硬的心理素質、靈活的應變能力,這些都是狼群在團隊作戰中的制勝法寶。野狼捕獵,確實是一場血腥的生死搏鬥。但對狼來說,捕獵既不是罪惡,也不是兇殘,而只是為了生存。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別強,當食物供給不足的時候,它們就會以老鼠、田鼠或河狸果腹,它們甚至把自己進化成雜食動物,會去吃魚類和水果,在西班牙甚至還有喜歡吃南瓜的狼。
野狼習慣於生活在氣候寒冷的荒野叢林,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它們能占據食物鏈的上層,這確實展現了極強的適應能力。作者由此聯想到人類的境遇,「人類有時也會像狼群一樣,陷在夾縫中,找不到出路,這時我們需要主動去尋找突破口,在夾縫中求生存。有時候,突破口看上去可能不會那麼舒適順暢,但我們仍要創造屬於自己的發展機遇。」
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狼會吃人,怎麼辦呢?作者說,一般情況下,狼是不會傷害人的。如果你們有幾個人站在一起,那麼根本不用害怕狼,狼是不敢靠近人群的;而如果你是一個人與狼狹路相逢,在來不及避開的情況下,只要站着不動就好了,你可以跟它打招呼,或者小心地驅趕它。歷史上的狼傷人事件,可能是在狼極端飢餓或者危急的情況下發生的,狼可能會吃死屍,但在正常情況下,兩條腿的人類,是不在狼的食譜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