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生的12個關鍵點-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這本書為我們指出了核心問題之所在。就博恩·崔西所特有的風格而言,這絕對不是一本只會對你說「你也可以做到」這種話的勵志類圖書;你必須腳踏實地去實踐。當你按照這套已經經過驗證的體系去做的時候,你肯定會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只能引導你實現個人抱負,而不能讓你一夜暴富。如果你真正地把這套戰略付諸實踐,你必然會獲得大量的財富。

簡單化

什麼是簡單化?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地控制時間、讓收入翻番以及大幅提高你的生活質量,你必須要學會將你做的每一件事都簡單化。你需要不斷地減少、消除那些占用你太多時間,而又對實現你的目標無益的活動。

我們需要通過儘可能多地不去做那些低價值的事情,你可以將你的時間和生活簡單化。也就是說,這樣就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從人力的時代跨進了腦力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里,你的收入將不再取決於你工作的時間,而是取決於你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都做了些什麼。要知道,簡化可以改善我們工作生活狀態。而高效人生的目的,並不是做很多事情,而是有更多時間做好重要的事情。

簡化工作

要想實現簡化的目標,你要做的就是減少工作和個人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的數量。你能夠控制的時間的多少,取決於你停止做那些低價值事情的數量。你必須將那些多年以來形成習慣的工作馬上停止,甚至是停止那些你既擅長又能為自己帶來快樂的工作。

作者將自己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得出的結果稱為「複雜性定律。當你把這個法則應用到時間管理和簡化生活中時,你就能夠馬上簡化你的生活,增加產出,並且充分享受每一項工作所帶來的樂趣。

複雜性定律說明,任何工作的複雜程度等於該工作所需步驟的平方。我們可以把複雜性定義為增加潛在的成本、時間和錯誤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一件事的流程越複雜,這件事潛在的成本、時間和出錯可能性就會越大。

比如,如果你決定要打一個私人電話,那麼就只需要一個步驟。這項工作的複雜因數就是1;1的平方與1×1的結果相同,因此,你打電話這件事的複雜程度就是1。

然而,如果你請別人替你打一個電話,那麼你就要增加一個步驟,變成了兩個步驟。這項工作的複雜程度就是2的平方,也就是4。這就意味着你花費的時間、精力等成本和出錯的可能將由1上升到4。

如果你請別人讓第三方幫你打電話,那麼這件事的複雜程度是9。以此類推,分為10個步驟的工作的複雜程度就是10的平方,即100。隨着工作步驟的增加,該項工作的複雜程度會呈指數增加。

複雜性定律告訴我們,通過不斷尋找能夠減少完成任何工作所需步驟的途徑,你就可以極大地簡化自己的生活。

比如,一家大型人壽保險公司遇到了一個難題,公司收到了一份人壽保險申請,通常需要6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對保單的批准結果做出回復。在等待回復的這段時間裡,公司的潛在客戶通常會大量流失,轉投其他保險公司。一家諮詢公司幫助優化流程,諮詢顧問發現,保單的每一個部分都要由一個人進行檢查和批准,保單的申請過程要經過22個人的手,走22個不同的程序,怪不得整個過程需要6個星期。 實際上,這22個人審批這份保單所需要的全部時間,加起來也不過1個小時。最後保險公司簡化了工作程序,他們把前21道程序交由一個人來處理,而第二個人只是對第一個人的工作進行檢查。結果,公司把審批時間從6個星期縮短到24個小時。在別的運營策略都不變的情況下,這家公司的保險業務增加了10億多美元。花旗銀行也用這個方式,將周轉時間從6個星期縮短到了24個小時。這個遠超同行的速度讓花旗銀行成為美國人購房貸款時的首選金融機構,這一個改動讓花旗銀行的業務增加了數億美元。

簡化個人生活

作者認為,首先,你要把一件事從開始到結束的步驟列成清單,並重新審視每一個步驟是否有必要。你可以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將這件事的步驟減少30%。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你還會將這些你正在做的事情再做一遍嗎?這件事情是不是應該多做幾次?那件事情是不是應該少做一點?有些事情是不是根本就不應該開始?此刻你的心裡可能有一些答案。

如果是一天的工作流程,你可以在每天晚上回顧自己一天的行動,和你的工作目標對標,重複問自己這些問題。當你按照簡化後的步驟完成這些任務時,你或許會吃驚地發現,這件事原來是非常容易完成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做着低價值的事情,請試着大膽停下來,不妨看看,會發生什麼;如果你正在進行無用的社交和閒聊,停下來;如果你發現有一件事情,浪費掉了你的大量時間,比如遊戲和追劇,即使你很喜歡,試一試停下來,去做你的工作,去完成你沒能完成的計劃。所以,簡化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效率翻倍、更好地實施個人計劃,也能改善家庭和個人生活,有助於實現心靈的成長與內心的平靜。

運用多倍增長提升工作效率

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在某一領域完全施展了自己的才華。 作者認為多倍增長可以成為我們的助力。比如:釋放你的全部潛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財務獨立。

團隊多倍增長

出色的管理者就是一個「乘法符號」,他可以把一個團隊中不同類型的人協調起來,創造提高業績的工作氛圍,讓普通人取得超常的績效,從而使團隊取得的成果數倍於個人獨立工作所取得的結果。

個人多倍增長

如何讓自己的能力多倍增長?作者提供了一個工具:1000%法則。 1000%法則是以循序漸進這一定律為基礎的。它認為:「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要腳踏實地慢慢來,這樣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也就是說,通過持續不斷的微小進步,任何人都可以在一段不長的時間裡,實現巨大的飛躍。具體怎麼做呢?

比如,你想在24小時之內,將自己的工作產出提升提升千分之一,那麼,我們只需要在幾分鐘之內做一件具有很高價值的事情,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通過制定目標及優先順序,並將精力集中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如果你繼續學習、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不斷明確自己的目標、更好更清晰地排列先後順序,並且將精力集 中在更加有價值的工作上,你就可以每天都將自己的生產績效和產出增加0.1%,永不停止。

如果你每天都能讓自己的生產效率提高0.1%,那麼按一周5天來計算的話,你每周就能夠提高0.5%。4周下來,就是2%(4×0.5=2)。如果按52周計算,你的生產效率就會比年初的時候高26%(13×2=26)。

在1年之內將生產效率提高26%,並且持續讓每天的效率提高0.1%,你就會在2.7年之內將自己的整個生產效率、績效和產出翻一番。如果你堅持學習、讓自己成長、變得越來越富有成效,然後將每年提高26%的水平堅持10年,那麼你的整個生產效率就會增加1004%。

自己做得不好,到有意識努力做好,再到無意識也能做得好,這其實就是一個內化自己能力的過程。到底要怎麼把進步變成一個每天的習慣呢?1000%法則有7個步驟,它可以幫助你實現每天增加0.1%、每周增加0.5%、每個月增加2%以及每年增加26%的目標。

第一,早起2個小時,然後花1個小時的時間閱讀與你所從事的領域相關的資料。作者將其稱為「黃金1小時」,它將為你當天的生活定下基調。關掉電視,放下報紙,將第1個小時完全放在自己的身上,它將成為你每天生活的指南針。

第二,每天出門之前,你要重寫並檢查自己當天的目標。花幾分鐘把這些目標寫在活頁筆記本上,記住要用現在時時態,就好像你已經實現了它們一樣。這種做法會讓你的潛意識對每天出現的能夠實現你的目標的機會非常敏感。

第三,提前制訂每天的計劃。每天晚上在你結束一天的工作或者準備上床睡覺之前,要把第2天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寫下來。這樣你就能夠在睡覺的時候下意識地對這些工作進行思考。一般情況下,當你第2天醒來的時候,你就已經有了能夠讓你更快、更有效地實現這些目標的想法和主意。

第四,把你的時間集中在最有價值的工作上面。選擇一件能夠對你的工作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的工作,並把它作為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

第五,在開車的時候收聽教育廣播節目。讓你的汽車成為移動的教室、車輪上的大學。僅僅依靠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夠讓你在未來幾年裡取得1000%的進步。

第六,在做完每一件事情之後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讓你從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中吸取經驗並快速成長:我做對了哪件事?我要做什麼才能脫穎而出?根據集中定律(law of concentration),不你關注什麼事情,它都會讓你增加經驗。不論你集中精力做什麼,它都會在你的生活里得到發展。不論你的重點是什麼,你都會讓自己做得更加出色。

當你自問「我做對了哪件事?我要做什麼才能脫穎而出?」這兩個問題,並對自己的每一次經歷進行分析之後,你就會在今後的經歷中表現得更好。這些問題能夠讓你從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最大限度地吸取教訓,並加快自己的學習速度。

當你把精力集中到上面提出的兩個問題上時,你的思想就會變得更加積極、富有成效以及更具創造性。你會擁有強烈的動機和熱情去嘗試新鮮事物,並且更願意利用你從以前的經歷中獲得的經驗。

第七,你要像對待身家百萬的客戶那樣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人。你要像對待有價值的客戶那樣對待你的同事。你要像對待已經從你的公司購買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產品或服務,並且還要追加投入的客戶那樣,對待你潛在的和現有的客戶。同理,你在對待家人的時候,要把他們當作這個世界上對你最重要的人,而事實上他們本來就是。

作者說,你就是自己最寶貴的資源。你最有價值的財富就是你賺錢的能力。你每天都要致力於提高自己,並且在能夠讓你取得更多成就的能力上進行投資。

運用槓桿為自己減負

「槓桿作用」體現在:發掘你最珍貴的資源,成就你能夠成就的一切,讓自己在群體中脫穎而出。槓桿有什麼用呢?作者說,你可以運用槓桿來為自己減負。通過槓桿的作用,你能夠對自己的能力和力量進行調節,從而取得比自己的預期還要好的成績。

希臘的哲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比如,作者早年的生活很艱苦,工作又很累,每年有5個月的時間處於失業狀態。沒有什麼文化,缺少經驗,朋友也很少。一天,他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如此成功呢?」 他試圖在各種書籍里尋找答案,他閱讀了許多傳記和哲學著作。終於,他讀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因果律」。因果法則認為,每一個結果都對應着一個或多個具體的原因。它說明,凡事都有因果。那麼遷移到個人生活上來,一個人在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原因的。

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研究成功人士

要想實現高效人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人士的經歷,學習他們的成功,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了解他們的想法。通過對成功人士的經歷進行研究,你可以為自己節省大量的時間,並且省去很多麻煩。很多歷史上的偉大成就,都來源於對其他人在相同領域中的失敗的仔細研究。在你的領域當中,又有誰的失敗經歷能夠讓你受益匪淺呢?

藉助他人的力量

你可以借用其他人的精力、金錢、關係,給自己帶來新的上升通道。

首先是精力,高效能人士通常尋找委託方將那些低價值的活動外包出去,從而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那些能夠帶來高收益的活動。

其次,「其他人的金錢」。你要學會整合利用其他人的財務資源,來完成你的事業。作者認為,如果你總是在動用自己的資源,那麼你是根本不可能獲得成功的。你必須尋找機會,從他人那裡借入資金進行投資,這樣你的收益會超過你借入資金的成本。當然,是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完成的。

最後,「其他人的關係」或者「其他人的信譽」,你認識的每一個人,其實都認識其他的很多人,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也許對你的困難,能提供最關鍵的幫助。你知道哪些人會向你敞開大門,或者把你引薦給適合你的人嗎?你知道誰又能夠幫助你以最短的時間實現你的目標嗎?或許將你介紹給一個關鍵人物,你的人生就可能徹底被改變。

運用好了槓桿,你能最高效率發掘你最珍貴的資源,成就你能夠成就的一切,讓自己在群體中脫穎而出。

高效人生的12個關鍵點 導圖
高效人生的12個關鍵點 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