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无畏-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全球商业太空探索的领军人,硅谷著名连续创业者。戴曼迪斯曾先后创办了十多家企业,并是创业必读书目《富足》的作者。此外,他还致力于选拔和培养未来商业领袖,与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联合创办了著名的“奇点大学”,旨在招收全球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指数型”思维的企业家。在本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快速打造“独角兽”公司的方法,企业家应具备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以及帮助创业者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指数型大众工具”。


如何打造指数级增长公司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从零打造一家指数级增长型公司的时间在迅速缩短,门槛也在降低,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拥有“改变世界”的机会。打造一家独角兽公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没有什么具体方法呢?作者在这本书中为你提供了一个6D 框架。所谓的6D,其实是6个以字母D开头的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分别是:数字化、欺骗性、颠覆性、非货币化、非物质化和大众化。

数字化

所谓数字化,就是把原来的产品或者服务,用0和1的数字编码形式再生产一次。就拿出版行业来说,电子书、有声书就是纸书的数字化产品形态。一旦产品完成了数字化,就可以接入拥有30亿人的互联网,还可以用最高的效率实现复制和传播。

欺骗性

紧接着数字化的是欺骗性,这是指数级增长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在于,小数目的翻倍通常也是很小的,它们往往被误认为是线性增长式的缓慢进步。

比如,iPhone X双摄像头的像素是1200万,但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1万,从1万翻倍到2万,再到4万、8万、16万,即使翻了好几番,看起来也感觉离1200万非常遥远,但实际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在1975年,从1万像素到1200万像素,只花了大概40年。所以说,一项技术或者一家企业,在初期的时候规模很小,会被认为发展得非常缓慢,这就是所谓发展过程当中的欺骗性。

颠覆性

颠覆性技术是指任何一个能够创造新的市场并且颠覆已有市场的创新技术。不幸的是,颠覆性总是伴随着欺骗性,最初的技术威胁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柯达发明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在1975年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它拍摄和存储一张1万像素的黑白照片需要23秒,人们都普遍认为,这幺小的清晰度加上这么长的拍摄存储时间,数码摄影这项新技术根本不会对胶卷相机构成任何威胁,所以,虽然当时柯达取得了数码相机的专利,但是公司的高管根本没有重视这项领先技术,他们根本没有看懂这项技术即将造成的破坏力。直到公司面临破产的时候,柯达才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这个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最终,这个在鼎盛时期曾经占据全球90%市场的巨无霸,在2012年申请了破产。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颠覆将是一个常态。面对这种常态,任何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颠覆自己,要么被别人颠覆。

非货币化

这意味着“把货币从等式中移除”。非货币化的现象并不陌生,当人们都使用数码摄影的时候,就没有人用实体胶卷了,这就相当于胶卷免费了,而柯达接近1000亿美元的收入,就像一夜之间被蒸发掉了。这就是非货币化。

非物质化

紧接在非货币化之后的,就是非物质化。非货币化是指过去需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现在都免费了,而非物质化指的是,商品和服务本来的样子消失不见了。

比如:支付宝会让纸币消失掉,亚马逊会让实体书店消失掉了。

大众化

举个例子:

柯达并不只是通过销售相机和胶卷来赚钱的,它们还出售摄影流程的所有产品:他们自主研发胶卷,生产冲洗照片所用的相纸,并且研制生产胶卷所要用到的化学产品。为什么这是一个“好生意”呢?

首先,当你用整卷整卷的胶卷拍了一些照片后,你根本不知道这些照片中哪些是符合心意的,所以你必须把它们全部冲洗出来。请记住,即使这整卷整卷的胶卷中没有一张照片是对准焦距的,你也必须为了冲洗照片付钱。其次,拍照只是摄影全部乐趣的一部分,把你特别满意的照片冲洗出很多张来,然后把它们与他人分享,那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

回到20年前,如果要冲洗出数千张照片来,所需的相纸费、冲洗费和人工费将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因此只有那些足够富裕的人,才有可能随心所欲地大量拍照并与众多朋友分享自己的照片。

但是,数码相机诞生之后,你事先就可以搞清楚哪些照片是值得冲洗的;而且,随着像Flickr这种能够帮助你在互联网上分享照片的网站的创建,你甚至连冲洗费也可以省了。共享照片已变得免费、快速,并且完全大众化了。

我们照相的成本已经低到近乎为零了,基本上谁都用得起,也可以大量去使用。这就是大众化。


企业需遵守的定律

彼得·戴曼迪斯是一位著名的连续创业者,他先后创办了自己的十几家公司。他分享了自己在创业过程当中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心法,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28条定律,叫做“彼得定律”。今天我们先来分享两条。

当让你两者选其一时,你要两个都选

我们中国人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然而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二选一的思维方式,反而可能成为我们前行和发展的一种阻碍。

比如,作者,当他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航天工程硕士之后,他身边的亲朋好友就劝说他: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可不是这么好拿到手的,干脆你就先把手边的创业项目停下来吧。但是呢,戴曼迪斯自己思考了很久,他想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单选题,我要两个都选,而且,我还想做得更多。 所以呢,他一边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一边同时创办了三家公司。接着他就开了挂,考取了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的学位,而且在这期间他连续创业,一共开办了8家公司,家家都很成功。

这种多选方式确实能够创造巨大的动力,当然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能力把自己管理好。这种多选的方式为什么好呢?因为它可以让你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你的人际网络也能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得到快速广泛的扩张。当这些思维在你大脑当中产生了融合,而且你的社交网络得到了快速铺展的时候,“整体必定大于部分之和”这样的一个效应就可以显现出来了。

早失败,常失败,在失败中前行

以真实的客户数据为驱动,让自己的新产品和服务快速产生迭代。正是这个方法,激励了硅谷众多的创新公司,硅谷非常多的创新公司当中就出现了一种文化,那就是:要接受甚至是奖励好的失败。因为现在谁学得最快,谁就能赢,这种趋势就加大了赢者通吃的效应。

比如,印度最大的塔塔集团,他们每年会颁发一个“敢为人先奖”,这些奖项都是为了鼓励那些承担了最大失败风险,给公司带来了最好的经验教训的人。

如果一家企业能把这种实验和快速迭代的方法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价值观,那么,企业的失败就可以变得更加的短暂,几乎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这种价值观最可贵的是,能够用有限的风险,为组织带来更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指数级增长的工具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具体的挑战,比如,缺钱、缺影响力,这些往往是导致创业失败的直接原因。作者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叫做指数型大众工具。那么什么叫指数型大众工具呢?指的就是那些可以让你利用大众力量的工具,比如说像众包、众筹都属于这种工具,大众工具利用的主要是互联网的规模效应。

众筹

众筹指一种向大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门槛低、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等特征。众筹是一种指数型大众工具,它能够让你利用这个新的资源,到世界各地挖掘出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去快速追踪各种充满激情的项目。

比如,可以帮助你获得一批高质量的种子用户,那些愿意花钱支持你的人,无形当中就成了你的支持者。此外,众筹还是初创团队验证市场、测试产品需求的好工具,有多少用户喜欢你的点子,愿意付费支持你,就是最真实、最好的市场反馈。

作者曾经创办了一家公司,叫做行星资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一些小行星,并且在这些小行星上开采稀有的矿产资源。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要众筹一款太空望远镜,用这个望远镜来勘测遥远的小行星,确定这些小行星的矿物质构成成分。怎么才能让普通人愿意参与进来呢?这款太空望远镜非常不接地气,怎么能吸引人们来参与这个众筹项目呢?

作者采用了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他们设计,这次众筹给支持者的回报,是向他们提供太空自拍照。如果你是这个众筹的参与者,你将获得一次和地球合影的机会,操作非常简单,就是把自己的照片上传,这样你的影像就会出现在飞船的电脑屏幕上,然后,飞船上的摄影机会以你的照片作为前景,地球作为背景进行拍摄,效果看起来,就像是你亲自在太空给自己进行了自拍一样。然后,你可以从网站上轻松下载自己的太空自拍照,秀给亲朋好友看。

这个众筹项目非常成功,作者只用了34天,就从2万名支持者那里筹集到了150万美元。这次活动也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与太空相关的众筹活动,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戴曼迪斯还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太空爱好者的社群,为他将来的太空商业行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激励性大奖赛

那如果我们缺人才怎么办呢?那就是利用激励性大奖赛的工具。激励性大奖赛非常简单:设定一个明确的、可度量的、客观的目标,设置一个高额奖金,第一个实现这个目标的人将可以获得奖金。

作者就是一个善用激励性大奖赛的高手。他设立了一个著名的X大奖。X大奖这个名字,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这里面的字母X是一个变量,只要有人出资赞助这个大奖赛项目, X前面就会加上赞助人的名字,比如,如果小王挑选了一个X大奖的项目进行赞助,那么,这个大奖的名字就会变成小王X大奖。也就是说,你赞助的是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项。激励性大奖赛的设立,不仅能帮助我们招募到优秀的人才,还会带来很多附加价值。

比如,它会放大项目的影响力。因为每一个参与到这个大奖赛当中的人,都会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奖项吸引的参与者越多,就越能够实现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除此之外,还会有无数媒体对这个项目进行报道,免费帮助你制造话题和噱头。

当项目的影响力被放大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来很多资本。资本除了对潜在的投资机会感兴趣以外,社会形象和公关影响力也是资本重点关注的因素,而激励性大奖赛就几乎囊括了所有这些因素。

比如,几乎没有投资人会关注到载人太空飞行这些项目,而且大家也认为很少有个人能够完成这样的项目。像探索和开发太空这样的事情通常被认为是政府来完成的。但是,作者就设立了一个“安萨里X大奖”。这个大奖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些能够完成载人太空飞行的小团队。 等到这个大奖的获奖名单出来之后,投资人马上就出动了,他们都积极地给这些获奖团队进行投资,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6家载人太空飞行公司,每一家获得的投资额都超过了1亿美元,而且还预售出了价值几亿美元的太空飞行机票。

激励性大奖赛由于有效地利用了人们的激情,摆脱了官僚主义的束缚,同时又充分发挥了限制的力量,于是激励性大奖赛成了我们最强大的创新工具之一。

今天的创新企业家,正在利用急速发展的指数型技术去改变产品、服务甚至颠覆整个行业。他们不但懂得如何运用指数型技术,更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敢心态。事实告诉我们,借助大众力量实现指数级成长,不但是可能的,更是切实可行和有章可循的。

创业无畏导图
创业无畏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