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無畏-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全球商業太空探索的領軍人,硅谷著名連續創業者。戴曼迪斯曾先後創辦了十多家企業,並是創業必讀書目《富足》的作者。此外,他還致力於選拔和培養未來商業領袖,與未來學家庫茲韋爾聯合創辦了著名的「奇點大學」,旨在招收全球最聰明的頭腦,把他們培養成具有「指數型」思維的企業家。在本書中,作者詳細闡述了快速打造「獨角獸」公司的方法,企業家應具備的心態和思維方式,以及幫助創業者實現快速增長的重要「指數型大眾工具」。


如何打造指數級增長公司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從零打造一家指數級增長型公司的時間在迅速縮短,門檻也在降低,也就意味着每個人都能擁有「改變世界」的機會。打造一家獨角獸公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沒有什麼具體方法呢?作者在這本書中為你提供了一個6D 框架。所謂的6D,其實是6個以字母D開頭的英文單詞,翻譯成中文分別是:數字化、欺騙性、顛覆性、非貨幣化、非物質化和大眾化。

數字化

所謂數字化,就是把原來的產品或者服務,用0和1的數字編碼形式再生產一次。就拿出版行業來說,電子書、有聲書就是紙書的數字化產品形態。一旦產品完成了數字化,就可以接入擁有30億人的互聯網,還可以用最高的效率實現複製和傳播。

欺騙性

緊接着數字化的是欺騙性,這是指數級增長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在於,小數目的翻倍通常也是很小的,它們往往被誤認為是線性增長式的緩慢進步。

比如,iPhone X雙攝像頭的像素是1200萬,但第一台數碼相機的像素只有1萬,從1萬翻倍到2萬,再到4萬、8萬、16萬,即使翻了好幾番,看起來也感覺離1200萬非常遙遠,但實際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的出現是在1975年,從1萬像素到1200萬像素,只花了大概40年。所以說,一項技術或者一家企業,在初期的時候規模很小,會被認為發展得非常緩慢,這就是所謂發展過程當中的欺騙性。

顛覆性

顛覆性技術是指任何一個能夠創造新的市場並且顛覆已有市場的創新技術。不幸的是,顛覆性總是伴隨着欺騙性,最初的技術威脅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柯達發明的第一台數碼相機,在1975年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它拍攝和存儲一張1萬像素的黑白照片需要23秒,人們都普遍認為,這么小的清晰度加上這麼長的拍攝存儲時間,數碼攝影這項新技術根本不會對膠捲相機構成任何威脅,所以,雖然當時柯達取得了數碼相機的專利,但是公司的高管根本沒有重視這項領先技術,他們根本沒有看懂這項技術即將造成的破壞力。直到公司面臨破產的時候,柯達才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這個時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最終,這個在鼎盛時期曾經占據全球90%市場的巨無霸,在2012年申請了破產。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顛覆將是一個常態。面對這種常態,任何企業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顛覆自己,要麼被別人顛覆。

非貨幣化

這意味着「把貨幣從等式中移除」。非貨幣化的現象並不陌生,當人們都使用數碼攝影的時候,就沒有人用實體膠捲了,這就相當於膠捲免費了,而柯達接近1000億美元的收入,就像一夜之間被蒸發掉了。這就是非貨幣化。

非物質化

緊接在非貨幣化之後的,就是非物質化。非貨幣化是指過去需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現在都免費了,而非物質化指的是,商品和服務本來的樣子消失不見了。

比如:支付寶會讓紙幣消失掉,亞馬遜會讓實體書店消失掉了。

大眾化

舉個例子:

柯達並不只是通過銷售相機和膠捲來賺錢的,它們還出售攝影流程的所有產品:他們自主研髮膠卷,生產沖洗照片所用的相紙,並且研製生產膠捲所要用到的化學產品。為什麼這是一個「好生意」呢?

首先,當你用整卷整卷的膠捲拍了一些照片後,你根本不知道這些照片中哪些是符合心意的,所以你必須把它們全部沖洗出來。請記住,即使這整卷整卷的膠捲中沒有一張照片是對準焦距的,你也必須為了沖洗照片付錢。其次,拍照只是攝影全部樂趣的一部分,把你特別滿意的照片沖洗出很多張來,然後把它們與他人分享,那才是真正的樂趣所在。

回到20年前,如果要衝洗出數千張照片來,所需的相紙費、沖洗費和人工費將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因此只有那些足夠富裕的人,才有可能隨心所欲地大量拍照並與眾多朋友分享自己的照片。

但是,數碼相機誕生之後,你事先就可以搞清楚哪些照片是值得沖洗的;而且,隨着像Flickr這種能夠幫助你在互聯網上分享照片的網站的創建,你甚至連沖洗費也可以省了。共享照片已變得免費、快速,並且完全大眾化了。

我們照相的成本已經低到近乎為零了,基本上誰都用得起,也可以大量去使用。這就是大眾化。


企業需遵守的定律

彼得·戴曼迪斯是一位著名的連續創業者,他先後創辦了自己的十幾家公司。他分享了自己在創業過程當中所遵循的思維方式和心法,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28條定律,叫做「彼得定律」。今天我們先來分享兩條。

當讓你兩者選其一時,你要兩個都選

我們中國人常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然而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這種二選一的思維方式,反而可能成為我們前行和發展的一種阻礙。

比如,作者,當他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的航天工程碩士之後,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就勸說他: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可不是這麼好拿到手的,乾脆你就先把手邊的創業項目停下來吧。但是呢,戴曼迪斯自己思考了很久,他想這對於我來說不是一個單選題,我要兩個都選,而且,我還想做得更多。 所以呢,他一邊完成了自己的碩士學位,一邊同時創辦了三家公司。接着他就開了掛,考取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的學位,而且在這期間他連續創業,一共開辦了8家公司,家家都很成功。

這種多選方式確實能夠創造巨大的動力,當然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能力把自己管理好。這種多選的方式為什麼好呢?因為它可以讓你同時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思維方式,你的人際網絡也能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得到快速廣泛的擴張。當這些思維在你大腦當中產生了融合,而且你的社交網絡得到了快速鋪展的時候,「整體必定大於部分之和」這樣的一個效應就可以顯現出來了。

早失敗,常失敗,在失敗中前行

以真實的客戶數據為驅動,讓自己的新產品和服務快速產生迭代。正是這個方法,激勵了硅谷眾多的創新公司,硅谷非常多的創新公司當中就出現了一種文化,那就是:要接受甚至是獎勵好的失敗。因為現在誰學得最快,誰就能贏,這種趨勢就加大了贏者通吃的效應。

比如,印度最大的塔塔集團,他們每年會頒發一個「敢為人先獎」,這些獎項都是為了鼓勵那些承擔了最大失敗風險,給公司帶來了最好的經驗教訓的人。

如果一家企業能把這種實驗和快速迭代的方法作為企業的一種核心價值觀,那麼,企業的失敗就可以變得更加的短暫,幾乎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這種價值觀最可貴的是,能夠用有限的風險,為組織帶來更多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指數級增長的工具

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具體的挑戰,比如,缺錢、缺影響力,這些往往是導致創業失敗的直接原因。作者為我們提供的工具,叫做指數型大眾工具。那麼什麼叫指數型大眾工具呢?指的就是那些可以讓你利用大眾力量的工具,比如說像眾包、眾籌都屬於這種工具,大眾工具利用的主要是互聯網的規模效應。

眾籌

眾籌指一種向大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由發起人、跟投人、平台構成。具有門檻低、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等特徵。眾籌是一種指數型大眾工具,它能夠讓你利用這個新的資源,到世界各地挖掘出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去快速追蹤各種充滿激情的項目。

比如,可以幫助你獲得一批高質量的種子用戶,那些願意花錢支持你的人,無形當中就成了你的支持者。此外,眾籌還是初創團隊驗證市場、測試產品需求的好工具,有多少用戶喜歡你的點子,願意付費支持你,就是最真實、最好的市場反饋。

作者曾經創辦了一家公司,叫做行星資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發現一些小行星,並且在這些小行星上開採稀有的礦產資源。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要眾籌一款太空望遠鏡,用這個望遠鏡來勘測遙遠的小行星,確定這些小行星的礦物質構成成分。怎麼才能讓普通人願意參與進來呢?這款太空望遠鏡非常不接地氣,怎麼能吸引人們來參與這個眾籌項目呢?

作者採用了一種非常聰明的方式。他們設計,這次眾籌給支持者的回報,是向他們提供太空自拍照。如果你是這個眾籌的參與者,你將獲得一次和地球合影的機會,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自己的照片上傳,這樣你的影像就會出現在飛船的電腦屏幕上,然後,飛船上的攝影機會以你的照片作為前景,地球作為背景進行拍攝,效果看起來,就像是你親自在太空給自己進行了自拍一樣。然後,你可以從網站上輕鬆下載自己的太空自拍照,秀給親朋好友看。

這個眾籌項目非常成功,作者只用了34天,就從2萬名支持者那裡籌集到了150萬美元。這次活動也成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成功的與太空相關的眾籌活動,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戴曼迪斯還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個太空愛好者的社群,為他將來的太空商業行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激勵性大獎賽

那如果我們缺人才怎麼辦呢?那就是利用激勵性大獎賽的工具。激勵性大獎賽非常簡單:設定一個明確的、可度量的、客觀的目標,設置一個高額獎金,第一個實現這個目標的人將可以獲得獎金。

作者就是一個善用激勵性大獎賽的高手。他設立了一個著名的X大獎。X大獎這個名字,是一個很巧妙的設計,這裡面的字母X是一個變量,只要有人出資贊助這個大獎賽項目, X前面就會加上贊助人的名字,比如,如果小王挑選了一個X大獎的項目進行贊助,那麼,這個大獎的名字就會變成小王X大獎。也就是說,你贊助的是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獎項。激勵性大獎賽的設立,不僅能幫助我們招募到優秀的人才,還會帶來很多附加價值。

比如,它會放大項目的影響力。因為每一個參與到這個大獎賽當中的人,都會向周圍的人進行宣傳,獎項吸引的參與者越多,就越能夠實現口口相傳的口碑效應。除此之外,還會有無數媒體對這個項目進行報道,免費幫助你製造話題和噱頭。

當項目的影響力被放大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吸引來很多資本。資本除了對潛在的投資機會感興趣以外,社會形象和公關影響力也是資本重點關注的因素,而激勵性大獎賽就幾乎囊括了所有這些因素。

比如,幾乎沒有投資人會關注到載人太空飛行這些項目,而且大家也認為很少有個人能夠完成這樣的項目。像探索和開發太空這樣的事情通常被認為是政府來完成的。但是,作者就設立了一個「安薩里X大獎」。這個大獎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些能夠完成載人太空飛行的小團隊。 等到這個大獎的獲獎名單出來之後,投資人馬上就出動了,他們都積極地給這些獲獎團隊進行投資,市場上一下子出現了6家載人太空飛行公司,每一家獲得的投資額都超過了1億美元,而且還預售出了價值幾億美元的太空飛行機票。

激勵性大獎賽由於有效地利用了人們的激情,擺脫了官僚主義的束縛,同時又充分發揮了限制的力量,於是激勵性大獎賽成了我們最強大的創新工具之一。

今天的創新企業家,正在利用急速發展的指數型技術去改變產品、服務甚至顛覆整個行業。他們不但懂得如何運用指數型技術,更具有「無所畏懼」的勇敢心態。事實告訴我們,藉助大眾力量實現指數級成長,不但是可能的,更是切實可行和有章可循的。

創業無畏導圖
創業無畏導圖